帶娃的媽媽們都有這樣的經曆,娃在外面突然尿急,可到處都找不到廁所,隻好讓娃憋着,可孩子年齡太小,實在憋不了太久,要麼隻能在馬路上解決,要麼就尿褲子。
在這裡我們要提醒一下各位媽媽們,如果碰到這樣的事情,甯可讓娃尿褲子,也盡量不要讓他憋尿,因為憋尿對孩子的健康影響非常大。
孩子經常憋尿,膀胱内尿液增多,會使膀胱括約肌的功能減退,這會導緻膀胱中的尿液沒有辦法排幹淨。時間久了,就會引起尿頻、尿急、尿不盡等問題。
另外,長期憋尿,膀胱黏膜的抵抗力會下降,細菌就會乘虛而入,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
人體的尿液中有一部分是有毒物質,而尿液如果長期儲存在孩子的膀胱内,有毒物質就不能被及時排出體外,會再一次被腎髒吸收。同時,如果膀胱始終處于高壓狀态,會進一步加大輸尿管中的尿液進入膀胱的阻力,嚴重情況下,會發生尿液逆流的情形,兩種情況均會加重孩子腎髒的負擔。
孩子憋尿使膀胱充盈,會讓交感神經過于興奮,從而出現交感神經短暫性的紊亂。可能造成孩子血壓上升、心跳加快等情況,引發心腦血管類的疾病,給孩子的健康帶來巨大的威脅。
因為憋尿會導緻膀胱的壓力升高,壓力升高後,尿液當中的一些有毒成分會進入男孩子前列腺的腺體内,刺激前列腺發炎,形成前列腺炎。
憋尿除了會給孩子的身體造成一些傷害,還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尤其是在有些情況下,比如上課的時候沒憋住尿被批評等,孩子可能因此覺得自己沒用,變得自卑。
所以說,孩子憋尿的危害非常大,媽媽們平時也要告訴孩子不要憋尿,可以通過下面的這些方法來告訴孩子憋尿為什麼不好。
1. 家長要進行正确的引導
家長可以找一些孩子喜歡看的生理衛生繪本,讓孩子通過繪本認識到憋尿的危害。另外,家長可以經常跟孩子說肚子裡的小水桶滿了,會弄濕褲子,還會導緻肚子疼,記得提前上廁所,給孩子正确的引導。
2. 及時發現孩子憋尿的先兆
孩子憋尿,一般會伴随着一些特定的表情與動作。比如神情緊張,坐立不安,雙腿夾緊或者不停地抖動,這時候家長就要有意識地問問孩子是不是要小便,若是的話,就要帶着孩子趕緊去衛生間。
3.養成定期如廁的習慣
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有意識地提醒孩子去如廁。比如去學校前、外出前、睡覺前,都可以提醒孩子先去小便。幾次下來,孩子自然而然地會養成及時排尿的習慣,避免憋尿。
4.讓孩子放松心情
部分孩子出現憋尿問題是因為家長的催促和責備,導緻孩子産生心理負擔。所以在孩子還沒有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之前,家長不應該對孩子進行錯誤的批評,應該以講道理為主。讓孩子明白及時排尿的好處,并給予鼓勵,從而讓孩子放松心情,降低心裡的恐懼感。
5.鼓勵孩子正視自己的問題
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家長平時要多增加與老師的溝通,可以讓孩子自己将尿濕的被褥、衣服帶回家。在家裡,多引導孩子主動參與衣物的清洗,讓孩子正視自己的問題。
孩子憋尿的問題雖然普遍,但是我們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正确引導,及時規避,守護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