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病蟲害為什麼會增加

病蟲害為什麼會增加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0 20:19:48

  病蟲害為什麼會增加(病蟲害越來越嚴重)(1)

  近幾年種植黃瓜、番茄、茄子、辣椒、草莓等果菜的菜農反映,從結果到罷園拔藤各種病害不斷,各種病症交叉、重疊發生,天天打藥都治不住。

  經濟效益越好的果樹如葡萄、柑橘等,肥料投入年年增大,而作物産量不見增加,有的還越來越差。病蟲害爆發嚴重,着色不良、裂果、漚根的問題層出不窮。

  瓜類作物死棵、枯萎、黃萎、根腐、軟腐、青枯、病毒、疫病根結線蟲等已成為頑固病蟲害,防治成本高,而效果較差……

  而對應的農産品的價格卻一路下跌,水果價格在跌,蔬菜、糧食價格也在跌。一邊是化肥農藥越用越多,防效卻越來越差,另一邊卻是農民靠種地獲得的收入越來越少。

  病蟲害為什麼會增加(病蟲害越來越嚴重)(2)

  這是為什麼呢?是農藥化肥越造越歪了嗎?不是

  是天災嗎?也不完全是

  天災隻是誘因,真正的原因是“人禍”!

  筆者從事農資行業十多年,看到的現象總結來說病蟲害越來越嚴重的根本原因有三個:

  病蟲害為什麼會增加(病蟲害越來越嚴重)(3)

  ①長期超量不合理地施用肥料,造成土壤闆結、酸化鹽漬化、養分嚴重失調,造成作物免疫力低下。

  很多年前,一畝葡萄施一包尿素,兩三百斤磷肥,一百斤鉀肥種出來的品質杠杠的,現在據了解有的田一畝地施了五百斤鉀肥,品質卻還不近人意。問題出在哪裡呢?就是因為土壤結構被破壞!比如施鉀多了,造成植物吸收鈣硼等困難引起缺鎂等問題。如果我說鉀肥施多了在某種情況下會加劇裂果估計沒有人會相信,但事實就是這樣。

  再比如磷施多了,造成與土壤中的鈣鐵鋅錳鋁等結合,形成難以分解的固化物,破不土壤團粒結構,造成土壤闆結酸化,鈣鐵鋅錳和磷肥一起同時失去活性從而造成施下去的肥料起作用小或不起作用。而土壤的問題直接導緻作物免疫力低下。其實大家多多觀察就會發現一個現象,剛開荒的土地種莊稼用不了多少肥料,莊稼就長得非常好,而且病害也少。

  病蟲害為什麼會增加(病蟲害越來越嚴重)(4)

  ②大劑量、高頻次、不科學的使用農藥,造成病蟲害抗性越來越強。

  一方面是濫施肥造成土壤微生态平衡嚴重破壞,作物免疫力越來越差,另一方面濫施藥造成病蟲草害抗藥性增強,導緻病蟲草害越來越難治,甚至無藥可治。

  比如牛筋草,很多年前草甘膦輕輕就治住了,前年草甘膦加甲禾靈也能搞定,去年普遍反映這個配方的打不死了,要用草铵膦加甲禾靈才能治住了。這就是雜草産生抗藥性的最簡單的例子。

  紅蜘蛛難打,往年打一次長效藥管一個夏季,去年有部分果園打了三四次長效藥夏季還沒有過完,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這裡面天氣要占一部分原因,不合理用藥也有很大關系。合理用藥了至少病蟲産生抗性的速度會大大降低。

  我遇到過最奇葩的例子是柑橘保鮮藥有人用施保克加咪鮮胺(施保克的成份就是咪鮮胺),當然配方裡還加了其它藥。這樣當年的效果是有了,可是第二年、第三年呢?還有紅蜘蛛藥,我也看到過用螨危加螺螨酯加阿維哒加阿維菌素這樣的配方的(螨危的成份就是螺螨酯,阿維哒裡也有阿維菌素了)。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樣重複加是沒有意義的,隻會加重病蟲害抗性的産生。

  還有一種比較隐蔽的重複用藥例子,比如多菌靈和托布津,雖然名字不一樣,成份不一樣,但實際兩個東西是一樣的,托布津用後要轉化成多菌靈起殺菌作用。還比如烯酰嗎啉和氟嗎啉有正交互抗性 ,甲霜靈和噁黴靈都有正交互抗性。

  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可以說我們常用的藥裡面有一半左右的都有正交互抗性。不合理的盲目用藥,農民不懂加上農資商有些也不懂或者就算懂為了多掙錢或為了完成某個産品的銷售任務而多配藥,這就是現在病蟲難打的根源之一。

  病蟲害為什麼會增加(病蟲害越來越嚴重)(5)

  ③連年重茬種植造成病原體指數直線上升,土壤缺素、積毒問題越來越嚴重。

  大家對剛種植幾年的果園都有一個認識,就是這種園子的病蟲害比老園子少。很多人理解成幼樹抵抗能力強,其實并不是,而是種的年份多了,土壤裡病菌積累多、土壤積毒多、營養失衡。

  大家有沒有發現田間地頭偶爾一株野生的果樹(比如葡萄,比如枇杷)從來不管它,沒給它施肥也沒給它打藥,它偏偏很少得病?為什麼呢?大家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嗎?我在這裡當然不是鼓勵大家别施肥别打藥,大面積的不施肥不可能有産量,不打藥也不可能沒病蟲。就算你家園子生态特别好,别人園子裡的病蟲也會傳染。

  以上就是我總結出的幾個“人禍”的原因。農民想種好的心态加上多數農資商掌握的理論知識的局限性再加上商人的逐利性導緻亂施肥亂用藥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從而導緻惡性循環。

  這一現象不是一兩個人可以改變的,更不是大家今年種的結果不好,明年換個地方買肥買藥就能解決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要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多掌握如何科學種田,才能逐步好轉。

  那麼面對以上的問題,我們該怎樣去面對呢?筆者簡要提出幾點,供大家參考。

  病蟲害為什麼會增加(病蟲害越來越嚴重)(6)

  科學施肥,營養防病

  合理施肥不僅能促進作物生長,還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這一點對于到我家果園參觀過的人是深有體會的。我家果園每年比大家至少少用3分之1的藥,但病蟲害卻比大多數果園裡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樹體健壯,抗病蟲害能力強。

  我們要把氮磷鉀鈣鎂硼銅鐵鋅錳硼等每種元素的作用及之間的關系大約搞清楚。哪個階段該用什麼,哪種情況下該多用哪種元素的化肥,哪種情況下我們又應該控制某種元素的施用量,大家必須要有個大方向的了解。

  舉個例子,李家的春見到了秋季長得特别旺,個别秋梢上還有點花,心想明年肯定是個豐産年,結果到了第二年花卻寥寥幾朵,而當時看不起的張家的樹雖長得不好,但第二年卻花量很多。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後期氮肥過量的例子,氮肥過多,樹徒長,造成花芽分化不好。

  另外要重視有機肥的施用,有機肥能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增加土壤有機質,培肥地力,分解部分有害物質。但重視不是盲目地重施,這一點大家要注意。今年我遇到幾個施用有機肥傷根的病例。在施有機肥時必須要施腐熟的,沒有腐熟的絕對不能穴施。土壤問題嚴重的,建議配合使用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根施型來系統調理。

  走出農藥防治病的誤區

  多數人的觀點就是,隻要用了藥病蟲害就能防治住,用了藥效果不好或沒治住就是藥是歪的。用農藥防治作物病害是一種治标措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作物的病害問題,反而帶來一系列惡果,比如增加了病菌的抗藥性以及增加了生産成本。

  防治作物病蟲害最根本的措施應該是通過科學的栽培管理和均衡的營養供給來栽培健壯植物,使作物少得病或不得病,從而少用農藥。現在施肥上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大家一窩風,看到别人在買某個品牌的肥料,大家都買,看到别人在施肥料,自己也去施,而基本上不根據自己園子裡的土壤情況,樹勢情況,挂果情況等加以區别對待。

  另一種典型情況比如霜黴病,為什麼同樣的藥有些園子能治住有些園子治不住,這裡有一個樹體裡的鉀鈣比的問題,含鈣量多的葡萄抗病能力強,還有氮肥過量的園子也不抗病。有些人就會疑惑了,他說我明明施了鈣肥的,你這不是為你的藥不好找借口嗎?鉀會影響鈣的吸引,有一部人甚至把鉀和鈣同時施用。這種施了等于沒施的情況其實還可以找到很多實例。

  盡量精細化管理

  所謂精細管理,包括用肥用藥的濃度用藥量,施藥方法,施藥時間,土壤深翻,挖好排水溝、修剪套袋等等,還有打藥對氣侯的選擇,有些藥需要低溫時效果好,有些藥需要高溫時效果好,這些都是大家需要大概了解的。

  很多東西不能想當然,必須要有科學的根據,多了解别人失誤的地方比了解他們成功的經驗更有用,因為土質的區别,你完全照搬别人的經驗不一定就會有好的結果,在不同氣侯條件下所謂的成功經驗也要分析後才能用,比如去年幹旱,你一畝地用了一百斤尿素,結果果子的品質非常好,今年多雨你也用一百斤尿素,肯定就會吃大虧。

  還有個别人遇到過一塊田用一樣的藥用一樣的肥,卻發生一半得某種病很嚴重,而另一半又幾乎沒有這種病,這些問題又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土質不同,還是因為品種不同,是因為這邊的苗木來源不同還是因為那邊光照好?多問幾個為什麼,多分析,總能找到原因。

  最後的話

  農資,是完全寄托于農業的産物,農資人是靠着農戶過活的人,筆者希望所有的農資人多學點理論,把理論真正用在實際中去,少點忽悠,少點不切實際的套餐,在科學施肥合理用藥上多一些理性。

  也希望廣大農戶多一點學習的精神,不一定完全學懂,能學來不盲目,不被忽悠,那麼我們的種植就能輕松起來,成本才能降下來,在天災面前我們的作物的抗病能力才能強起來。

  當然要改變這一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土壤已經被破壞,病蟲害已經産生抗性,不是某一個人某一個措施就能改變的,需要大家,包括農資廠家,農資人和農民共同的長期的努力。

  文章來源于我會種,作者:相信自己-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