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元素符号為Fe,英文名稱為Iron。鐵元素在地球上儲量豐富(豐度為4.1%),是含量僅次于鋁的金屬元素。但鐵在人體内含量甚微,屬于微量元素,是含量最豐富的微量元素。
圖片來自網絡
健康成年人體内約含4 g鐵,以循環鐵和儲備鐵兩種形式存在,相當于一根小鐵釘的重量,僅占人體總重量的約6/1000000。但卻具有不容忽視的生理功能。
1. 鐵的生理功能
鐵參與人體内氧的運輸和儲存,人通過呼吸使空氣氧進入肺泡,然後進入血液與血紅蛋白結合,通過血液循環進入人體的各個組織和細胞。 血紅蛋白分子中的血紅素的基本骨架是卟啉環,卟啉環中央結合着1個鐵原子。
圖片來自網絡
鐵參與維持正常造血功能,紅細胞生成除了要求骨髓造血功能正常外,還要有足夠的造血原料,制造紅細胞的主要原料為蛋白質和二價Fe,紅細胞中含鐵約占機體總量的2/3。
适量的鐵有助于免疫功能,鐵可使人體内外周淋巴細胞、吞噬細胞、中性白細胞保持正常功能。研究發現,鐵缺乏會影響機體的免疫系統,而鐵過量也會引起免疫系統的受損。
圖片來自網絡
鐵參與體内其他重要功能,比如鐵影響細胞内鐵酶和鐵蛋白的活性,一旦缺乏,可引起舌炎、口角炎、皮膚幹燥、角化和萎縮等。鐵還參與藥物在肝中的解毒和脂類在血液的轉運等。
2. 鐵的人體的分布和損耗
鐵在人體内分布極為普遍,幾乎存在于所有組織。70-80%的鐵以血紅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紅細胞中,還有約10%分布在肌肉和其它細胞中,是肌紅蛋白和含鐵酶的構成成分之一。
圖片來自網絡
15%~20%的鐵貯備在肝髒、脾髒、骨髓、腸和胎盤中,稱為貯備鐵,這些鐵既可貯存又可提取,可補充血液循環中鐵的不足。此外還有少量的鐵以與蛋白質相結合的形式存在于血漿中稱為血漿鐵,數量約為3 mg。
正常情況下人體内的紅細胞數相對穩定,破壞(或死亡)的紅細胞分離出來的鐵轉變成為血漿鐵進入骨髓中後,再次用來生産新的紅細胞,肌肉及其它細胞中的鐵也是如此。
圖片來自網絡
細胞破裂後變成血漿鐵,然後再用來合成新的細胞。因此鐵與蛋白質、脂肪等其它營養素不同,除出血造成鐵的損失外,鐵在人體内并無消耗,而是循環利用。
但仍然有極少量的鐵損失到身體外面,比如每天脫落的腸粘膜、皮膚細胞以及毛發中所含的鐵,成年男子約為0.9 mg,女子約為0.7 mg。因此,我們每天需要從食物中吸收約1 mg的鐵進行補充。
3. 我們為什麼會缺鐵?
當機體對鐵的需求與供給失衡,導緻體内貯備鐵耗盡,繼之紅細胞内鐵缺乏,最終引起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是鐵缺乏症的最終階段。鐵缺乏的原因主要如下:
圖片來自網絡
身體的需鐵量增加而鐵攝入不足:這種情況多見于嬰幼兒、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婦女。比如對于嬰兒,由于母乳中鐵含量較低,胎兒期從母體獲得并儲存在體内的鐵會在生後6個月左右消耗完畢,此時應及時添加輔食。
圖片來自網絡
鐵吸收障礙:多種原因造成的胃腸道功能紊亂,如長期不明原因腹瀉、慢性腸炎、胃酸分泌不足等,或者胃切除術後,都可能因為鐵吸收障礙而發生鐵缺乏症。
鐵丢失過多:如果存在慢性長期的鐵丢失而得不到糾正,就容易造成鐵缺乏。比如慢性胃腸道失血、月經量過多、咯血、血紅蛋白尿、慢性腎功能衰竭進行血液透析或多次獻血等。
圖片來自網絡
4. 補鐵不是越多越好
鐵雖然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鐵本身也沒有毒性,但是補鐵不是越多越好,攝入過量或誤服過量的鐵制劑也可能導緻鐵中毒。
圖片來自網絡
慢性鐵中毒多發生在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以男性居多。長期服用鐵制劑或從食物中攝入過多的鐵,可能使體内的鐵量超過正常量的10~20倍,這時就可能出現慢性鐵中毒的症狀。
如果人體的肝、脾有大量鐵沉着,可表現為肝硬化、骨質疏松、軟骨鈣化、皮膚呈棕黑色或灰暗、胰島素分泌減少而導緻糖尿病。對青少年還會影響生殖器官的發育。還有報道稱,鐵中毒還可能誘發癫痫病(俗稱:羊角瘋)。
圖片來自網絡
通常來講,正常合理的膳食并不會導緻鐵過量。切記不要把鐵劑當作補藥,擅自在不存在貧血或缺鐵的情況下購買服用。
關于微量元素鐵與健康的知識,您了解了嗎?下一篇我們将介紹如何科學補鐵以及鐵中毒的預防。
如果您對我們的内容感興趣,請點贊關注鼓勵,我們将繼續帶來精彩内容。
參考文獻:微量元素鐵與人體健康, 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 2013, 30(3), 73-75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