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經常便血不知道是痔瘡還是直腸癌

經常便血不知道是痔瘡還是直腸癌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8 19:34:50

“醫生,我的病理報告出來了嗎?”這已經是她連續來詢問的第3天了。

患者是一位女性,48歲,由于“間歇性便血2月”來門診就診的。就診時,便血,色紅,點滴而下,自覺便血不相混,偶有血塊,便後異物外脫,不可自行回納。平時大便2-3日行1次,質幹結,需服用軟化大便的藥物或開塞露方解。肛指檢查:肛周皮贅環狀增生,3、7、11點齒線上粘膜隆起,指檢未及明顯新生物,指套無血染。入院後常規檢查發現患者腫瘤指标中的CEA指标偏高。

經常便血不知道是痔瘡還是直腸癌(便血了)1

但其他生化指标(血常規、肝腎功能、凝血等)、B超(肝膽脾胰腎)、肺部CT等均未見異常。腸鏡提示直乙交界處見2*2cm隆起,山田Ⅳ型,蒂較短,表面分葉狀。結論:結腸息肉(建議擇期行腸鏡下治療)。

經常便血不知道是痔瘡還是直腸癌(便血了)2

經常便血不知道是痔瘡還是直腸癌(便血了)3

病理:(直乙交界息肉)高級别上皮内瘤變。(組織較表淺,不能排除更重病變,建議腫塊全部切除送病理)。

經常便血不知道是痔瘡還是直腸癌(便血了)4

這個患者由于便血來院就診,肛指檢查發現患者有痔瘡,予栓劑納肛、藥膏外塗,口服止血藥後症狀好轉,便血減少。自行停藥1周後便血量增加,自行服藥無效果。再次就診後建議患者先行腸鏡檢查,待診斷明确後行痔手術。但是由于患者懼怕手術,且是自費患者,所以拒絕住院檢查、手術,要求繼續配藥。在原有藥物的基礎上加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的藥物後,便血無改善,且偶有血塊。再次就診,在和患者詳細分析病情,告知其可能引起便血的原因以及可能産生的後果後,患者終于同意住院檢查、手術。在完善了所有檢查後,就出現了開頭的這一幕。

有哪些疾病可能出現“便血”呢?

1、 痔瘡:通常以内痔出血為主。便血色鮮紅,染手紙、點滴而下或呈噴射狀,便、血不相混。有些患者可能出現便後異物外脫,可自行回納,或不能自行回納,需手托方能回納。

2、 肛裂:常在排便時出血,伴有肛門疼痛,持續幾分鐘到數小時不等。患者常自覺排便時有撕裂感。肛指檢查可以看到在前正中或後正中有裂口,觸之疼痛。

3、 息肉:包括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息肉等。其便血的特點多為間歇性的,色鮮紅,一般量不多。如果兒童伴有大便次數多且便血時,應考慮是否有直腸息肉。

4、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直腸癌。

①直腸癌:多為鮮紅色,有裡急後重、排便不盡感、後期可能出現大便變細,甚至腸腔阻塞的症狀。

②左半結腸癌:有些可在糞便中肉眼看到鮮血和粘液。可伴有腹脹、腹痛、便秘等症狀,後期還可伴發腸梗阻。

③右半結腸癌:早期糞便稀薄,有膿血,但一般肉眼看不見便血,大便隐血試驗為陽性。有半數以上的病人可發現腹部包塊,部分患者存在貧血等症狀。

除了以上這些疾病以外,還有潰瘍性結腸炎、放射性直腸炎、阿米巴結腸炎、出血性腸炎、結直腸血管瘤等多種疾病都可能出血便血的症狀。

長期“便血”可能引起哪些症狀?

1. 貧血:這個是最常見的。可能很多人認為隻有腸道腫瘤才會造成貧血。但我們臨床上碰到好多患者就是由于“痔瘡”出血引起的中、重度貧血。而且這類患者以中青年居多,最低我曾碰到過血紅蛋白43g/L,且是已經輸了全血200ml以後的。

2. 頭暈:由于體内長時間處于失血狀态,若突然又失血量大,可出現頭暈、心悸、甚至四肢厥冷等周圍循環衰竭的表現。

3. 食欲減退:長時間的便血可能會導緻患者食欲不振,進而影響脾胃功能。

因此,一旦出現了“便血”的症狀,千萬不要存在僥幸心理,以為拖幾天就會好的。其實這是身體的某個髒器在向你發出求救信号。告訴你應該去專科醫院讓醫生檢查下。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不在乎,把“小病”拖成了“大病”。這種拖延症可是會害了自己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