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姆湖姚氏鹵菜?本報訊 (記者徐仰望)除鹵面還是鹵面,沒有小炒,連湯都沒有但就是這樣一家專做鹵面的小店,平均每天要煮100斤生面條(接近300碗),“回頭客”占98%以上,為吃鹵面等半小時以上大有人在,不少人吃面還要打電話預定,不加盟“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台,就在小店裡現煮現賣,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鬥姆湖姚氏鹵菜?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本報訊 (記者徐仰望)除鹵面還是鹵面,沒有小炒,連湯都沒有。但就是這樣一家專做鹵面的小店,平均每天要煮100斤生面條(接近300碗),“回頭客”占98%以上,為吃鹵面等半小時以上大有人在,不少人吃面還要打電話預定,不加盟“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台,就在小店裡現煮現賣。
吳建仕是劍鬥鎮劍鬥村人,從事餐飲業20多年,原本在城區北石社區開快餐店。4年前,他因金山水岸小區新房裝修入住,覺得距離北石較遠,看到龍鳳都城一帶人氣不錯,很多内安溪村民在這裡買房安家,他就想按照劍鬥鹵面店的經營模式,在這裡也開家鹵面店。
最終,他選擇在潘田小區斜對面的縣第五小學旁開店,因為這裡有不少感德人,大多喜歡吃劍鬥鹵面。劍鬥曾經是工業重鎮,以前廠礦多時,外來人口占一半以上,飲食業發達,街上經濟實惠的鹵面攤、扁食店不少,感德、湖上、白濑等附近鄉鎮不時也有民衆上劍鬥街吃鹵面。
劍鬥人喜歡吃自己做的鹵面、封肉,即便婚喪宴請,也有人會請外地大廚,但鹵面、封肉這兩道菜卻要本地人自己做,才合他們的口味。吳建仕虛心向當地鹵面師傅請教,碰到鄰裡親朋紅白喜事,他就毛遂自薦煮鹵面。漸漸地,吃過他做的鹵面的人都贊不絕口。後來,從事餐飲業,吳建仕也不斷嘗試做鹵面。
“我們的鹵面是按照傳統手藝來做,豬肉、蔥頭、生姜、香菇、蝦米等爆香,大白菜、中條面大鍋大火炖煮,油入面内,香氣四溢。”吳建仕說,這種傳統做法,煮的時間長(至少半小時以上),加上鍋底焦糊清洗麻煩,時間長,費用高,很多新一代廚師不願采用,一些餐飲店采用細條面和添加現代提香材料,做出來鹵面沒有傳統味道。
在吳建仕的店裡,記者見到整袋整袋加工好的蔥頭、大白菜,三口配着高速爐的大鍋,“一年要用掉1噸多的蔥頭,15噸以上的生面條。”他和妻子、一個幫工最多一餐煮50斤生面條,“美團、餓了麼等外賣要快,鹵面炖煮時間長,快不了,加上店裡常常有客人在等着吃面。”沒時間做小炒或湯,就用啤酒、王老吉、礦泉水等代替,客人也都能接受。
4年來,即便物價上漲,吳建仕還是堅持每碗10元,不加價,不減量,“讓客人吃飽”,成為他的一種職業操守。如今,又有人在特産城挂起“劍鬥鹵面”招牌,“湖頭米粉劍鬥面”,劍鬥鹵面正沿襲着湖頭小吃的路标,走向未來。
來源:安溪新聞網-安溪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