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老在小紅書上刷到這個“流沙茶葉蛋”,有人說她用家裡的土鴨蛋煮出了能像鹹蛋黃那樣流沙的茶葉蛋,還附上了做法。
不過很多人試過後都失敗了,有個别成功的也被認為是造假,還有不少人開始分析鹹鴨蛋的流沙原理,吵成一團。
先不說到底能不能成功,是不是造假,反正這一來二去我已經看得饞死了,心癢手癢立馬決定自己煮茶葉蛋!
說真的,市面上的茶葉蛋都是用雞蛋做的,吃多了好像已經默認茶葉蛋=雞蛋,這次我打算開拓思路,用4種蛋來制作。
分别是普通雞蛋、普通鴨蛋、可生食雞蛋和短暫腌制了4-5天的鹹鴨蛋(怕腌太久的鴨蛋加鹵汁之後成品味道會太鹹),來看看究竟哪種更好吃!
茶葉鹵水
先來煮一鍋茶葉蛋的鹵水。
1L的水加上4個茶包,也就是8g的茶葉粉末,再加上4瓷勺生抽、2瓷勺蚝油、1把冰糖,拌勻後嘗一下鹹度,适量加點鹽調整一下。
最後放入1顆八角、1根桂皮、3片香葉、1小把花椒。
煮開後分成1大1小兩份,小的用來浸泡可生食的雞蛋、做成溏心茶葉蛋;大的鹵煮其餘的3款蛋。
蛋的預處理
燒開一鍋水,放入普通雞蛋、普通鴨蛋和鹹鴨蛋,煮6分鐘後撈出。
放入冷水中降溫。
不那麼燙手後,用勺子把蛋殼均勻地敲碎。
再用手輕輕按壓,把裂縫的深度按均勻。
可生食雞蛋放入燒開的水中煮6-7分鐘,根據你喜歡的溏心程度。
撈出後用冷水沖涼,停止雞蛋繼續熟成。再用同樣的方法先敲後按出均勻的裂紋。
煮茶葉蛋
将處理好的雞蛋、鴨蛋和鹹鴨蛋放入同一鍋鹵水中,我給鹹鴨蛋套了個紗布,方便後續與普通鴨蛋區分開。
這3種蛋連同鹵水一起倒入高壓鍋中,上汽後再中火煮40分鐘。沒有高壓鍋的可以用炖鍋慢煮2-3個小時。
在這一步整個廚房就已經彌漫着濃濃的茶葉蛋香氣了!
煮好後再浸泡5-6個小時,讓蛋徹底入味。
、
另一份小碗的鹵水徹底放涼後,将可生食雞蛋浸泡其中。少了那40分鐘的高壓鍋炖煮,單純浸泡需要至少隔夜才能入味。
4種蛋類成品
最後就到了萬衆期待的品嘗時間啦。
先來看看普通雞蛋。
剝開是網狀的花紋,跟外頭賣得一模一樣,吃起來也是普通的茶葉蛋,大家都可以想象得到吧?
第二款是普通鴨蛋,這還是我第一次吃茶葉鴨蛋呢!
剝開就吓了一跳,這蛋黃也太太太大了吧!
鴨蛋的蛋黃比雞蛋的明顯更糯更沙一些,不過并沒有傳說中的流沙效果,但依舊很好吃,完全打開了我新世界的大門,勝過雞蛋!
第三款是可生食雞蛋,切開就是想象中的溏心狀态。
因為煮制的時間很短,純靠浸泡,所以入味程度可能不及前幾種。
但不論蛋白還是蛋黃,口感都是絕對的嫩。吃膩了日式口味的溏心蛋,可以試試咱們的茶葉風味哦~
最後就是我最期待的鹹鴨蛋了。
其實剛煮完打開高壓鍋時,我就發現鍋邊飄着不少金黃色的油花,鑒于鹵料中并沒有油,那這一定是蛋裡滲出來的,最大可能就是鹹鴨蛋了。
剝開乍一看不太明顯,但仔細看了下蛋黃和蛋白的連接處,就能看到冒出的金黃油花了。
而且這部分的蛋黃比起中間的也明顯有鹹蛋黃獨有的流沙感。
迫不及待咬了一口,能感受到那種酥酥沙沙的口感,而且因為隻簡單腌制了4-5天,口味也不會很鹹,驚豔到了!
煮好的茶葉蛋帶着鹵水可以冷藏保存3天左右,冷食和熱着吃都很不錯,帶飯、早餐或者夜宵時間來一顆解饞又能補充蛋白質,趕緊用你喜歡的蛋類試試吧~
好啦,今天的食譜和分享就到這裡,你喜歡吃茶葉蛋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