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通訊員 張弛
國慶佳節你是否一直在吃、吃、吃?
假期最後一天,摸摸圓潤了一圈的小肚腩,有沒有被“每逢佳節胖三斤”的焦慮支配?
難道美味與健康真的不可兼得嗎?面對這個“世紀難題”,讓我們來看一看營養師有什麼私藏秘籍,能不能幫你減輕“腹罪感”吧!
吃點雜糧飯
假日裡“呼朋喚友火鍋、燒烤、夜宵整起”。在這期間很難控制住食物的種類和數量,吃進去大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節後應盡量調整肉類結構,避免肥肉,選擇瘦肉、水産品等優質蛋白,增強抵抗力。
聚餐期間很多人以為不吃主食(米飯)就不會胖,其實主食在一餐中地位相當重要,盲目拒絕主食對健康無益。
杭州市紅會醫院營養師馬如媛建議,節後我們可以考慮将主食換成玉米、燕麥、山藥、地瓜等粗糧。它們熱量低,飽腹感強,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胃腸道蠕動,是節後飲食調整的不錯選擇。
喝茶解油膩
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市紅會醫院沈軍中藥師說,喝茶對于清油解膩,增強神經興奮以及消食,具有一定作用。
1、綠茶消食解油膩:除了去膩之外,綠茶所含的咖啡堿等有益成分,可以刺激胃液分泌,有助于魚肉、甜食等食物的消化,同時還可以有效改善腸道内的微生物結構,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促進有益細菌增殖,從而有效增強腸道的免疫能力。
2、适飲紅茶暖腸胃:作為全發酵茶的紅茶,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含量減少,對胃部的刺激性降低,還能夠滋養和溫暖腸胃,适宜在寒氣稍重的秋季飲用。
3、山楂麥芽水助消化
做法:山楂和麥芽各30克,加幾片甘草,用熱水煮來喝。
功效:山楂含有的消化酶可有效幫助消化蛋白質和脂肪;麥芽所含的天然酶可助消化澱粉;甘草有調和兩種藥材的功能,同時還可添加口感。
溫馨提示:但喝茶的時間一定要注意哦。剛吃完飯與睡前不宜喝,最适宜在上午10點左右和下午3點左右。這時候有點小困,喝杯茶那便是最好的精神加油站啦。
增加蔬菜比重
很多人過完節會出現口舌生瘡、牙龈出血、嘴角起泡此類上火症狀。那很可能吃了過燙、油炸、辛辣食物。所以節後要調整清淡飲食,增加每餐中蔬菜的比重。比如秋葵、菠菜、蘿蔔、蓮藕、芹菜等時令蔬菜。盡量選擇蒸、煮、炖、涼拌等形式。
推薦這道小菜:
減少在外就餐
節後盡量減少在外就餐,在家吃飯。烹饪方式上多選擇蒸、煮、炖等方式,忌用重油重鹽等調料對肉進行再次加工,如扣肉、回鍋肉等。
如不得已在外就餐,則讓點菜服務員備注“少油、少鹽”。若需要控制體重的人群,注意選擇低卡、低糖、低脂小包裝的零食和飲料。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