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國家對面食都有各自的吃法,我們中國大多以蒸烙為主,西方則以烘焙為主。除此之外,面條也是中西方交集最多的面食種類,比如本文的主角“意大利面”。
意大利面簡稱“意面”或“意粉”。據說它的前身就是我們中國的面條,被馬可波羅帶回意大利後,經過不斷改進,就變成了現在的意大利面,随後就火遍了整個歐洲。當然,這隻是一個“據說”。
其實在馬可波羅來中國之前,就已經有了關于意大利面的文字記載。意大利面最早成型于公元13世紀中期,當時意大利很多地方都能見到晾曬的面條。而現在西餐的主要餐具“餐叉”就是為了吃意面而準備的,在這之前都是直接上手。
機械化意面是在18世紀才有的,而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意面生産機器是在1933年誕生的。
我們中國和意大利是世界上面條花樣最多的國家,我們有刀削面、油潑面、雲吞面、擔擔面、炸醬面、炒面、燴面等等,少說也有幾百種。意大利面也有很多種,我們最常見的就是那種長條狀的,還有片狀、螺絲狀等等。
因為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所以意大利面一般不叫面條,有叫蝴蝶面、貝殼面、車輪面,和米粒一樣的粒粒面。
還有一種叫做“通心粉”,因為它的中間是空的。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縮短煮面的時間,而且更容易入味。
意大利面為什麼那麼硬?教你3個煮面小技巧,面條不硬還入味
為什麼硬雖然意面的種類很多,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硬”很難煮。這是因為制作意面的面粉來自一種硬質小麥“杜蘭小麥”。我們常見的普通小麥都是六倍體,而杜蘭小麥是四倍體,屬于硬粒小麥。這種小麥的蛋白質、密度、筋度都要高于一般小麥。它還有個好處,就是不容易粘鍋,而且吸汁能力很強。
煮意大利面時,學會這3個技巧,面條好熟不發硬,爽滑Q彈有嚼勁
煮面技巧①深鍋:煮意面的時候,一定要用深一點的鍋,而且水也要寬,不然很容易溢出來。
②放鹽:加鹽煮出來的意面會更勁道,而且面不會很硬。
③大火:煮意面一定要大火,水要一直保持沸騰的狀态,如果包裝上寫的煮10-15分鐘,那你一定要比這個時間再多煮3-5分鐘才行,不然中間會煮不透。
為了讓意面更容易煮透,可以先将意面用涼水提前浸泡3個小時以上。為了讓意面吃起來更Q彈,所以煮好的意面千萬不能過涼水,如果怕粘可以放一點橄榄油拌勻。
本文由約翰飯特稀編輯/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如果您有不懂的地方,期待您在下方留言區提出。如果您也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贊” “關注” “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