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隻生物節律紊亂體細胞克隆猴(2018年11月27日攝)。
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上海1月24日電(記者 王琳琳 董瑞豐)24日,5隻生物鐘紊亂體細胞克隆猴登上中國綜合英文期刊《國家科學評論》封面,标志着中國體細胞克隆技術走向成熟,實驗用疾病模型猴批量克隆“照進現實”,全球實驗動物使用數量有望大幅降低,藥物研發駛入“快車道”。
“10年攻關 10億美元投入”幾乎是目前新藥出爐的“标配”,然而,即便投入如此之巨,失敗概率仍超90%。科學界認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遺傳背景一緻的實驗用疾病模型猴。
猕猴是國際上常用的一種實驗動物。2017年,“中中”“華華”的成功克隆解決了讓野生猕猴遺傳背景一緻的問題,卻未能解決疾病模型猴的構建難題。這一次,在嚴格遵循科研倫理的前提下,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張洪鈞、孫強、劉真團隊首次通過敲除“關鍵基因”的方法,獲得5隻生物鐘紊亂嚴重程度不同的疾病猴,而後,他們從中選取了一隻紊亂特征最為明顯的猕猴作為克隆“原型”,通過采集其體細胞的細胞核,最終獲得5隻克隆疾病猴。目前年齡最大的已超半歲,年齡最小的也已超過3個月。至此,疾病模型猴的構建難題被攻克。
相比首批克隆猴“零的突破”,這次科研成果完成了“批量”克隆的跨越。業内專家認為,批量克隆疾病猴的操作要求更高、實現難度更大,這次突破表明中國體細胞克隆技術不斷走向成熟。
意義
開啟藥物研發“加速度”
幫助疾病治療步入“精準時代”
生物鐘紊亂與失眠、抑郁症、阿爾茲海默症、腫瘤、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病等多種人類常見疾病密切相關。然而,目前科學家研究生物鐘紊亂問題都是用小鼠、果蠅作為實驗動物模型,與人類差異大。“對小鼠有效的藥,很可能對人不起作用或副作用嚴重。相比之下,實驗動物猕猴在進化上與人更接近,腦結構和功能也與人高度相似。”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洪鈞說。
業内專家認為,這次突破構建了世界首批生物鐘紊亂實驗用模型猴,填補了生物鐘紊亂研究缺乏高等動物模型的空白。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院士說,當下人類疾病治療仍然過于“粗放”,未來,如果在科學實驗和臨床試驗過程中再插入一個“新環節”,即将遺傳基因背景一緻、疾病表征明顯的克隆猴作為新增驗證手段,可以開發出更為“對症下藥”的診斷治療手段,人類疾病治療的靶向和效果有望更加精準。
有望大幅減少實驗動物用量
實驗動物猴被大量用于人類疾病治療手段研發和藥物檢測。多家機構統計結果顯示,猴子用于生物醫學研究的數量正逐年增加,全球年均使用量約10萬隻,主要用于藥物安全性和代謝方面的測試研究。
“克隆猴實現短周期‘量産’後,實驗動物用量有望大幅減少。”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所長蔣華良說,新技術讓人們在一年内就能制備出大批遺傳背景相同的克隆猴,減少了個體差異對實驗的幹擾,以後隻需使用很少數量的克隆猴就能完成藥物的有效篩選。
“有了克隆疾病猴的‘幫助’,藥物研發可以在使用更少實驗動物的前提下,縮短周期、提高成功率,促進生命科學和醫學的發展,有力推動我國新藥創制。”蒲慕明說。(據新華社上海1月24日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