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闆腸,是陝西省榆林米脂縣一種特色風味小吃,其肉質細膩香醇、麻辣可口,鮮香味美。
米脂自古盛産毛驢,當地人有句俗語:“天上的龍肉,地下的驢肉。”說的便是最好吃的肉莫過于驢肉。說起驢闆腸的起源,在米脂縣流傳着這樣的一種說法:清朝光緒年間,朝廷命學台大人前來陝北米脂察訪褒獎三科連中五名進士之事。縣令精選當地民間美食、風味小吃設宴款待,學台隻是看了看便悻悻離開。信步走出南門來到無定河邊閑遊,忽然聞到了一股撲鼻的異香,這香味既不像豬肉又不像是羊肉,頓引口水直流。學台大人尋味遠眺,隻見一莊戶人家熱氣騰騰的大鍋旁圍着六七個孩子。學台遂問主人鍋中所煮何物?主人吞吞吐吐不肯回答,随從人員再三追問,這家主人隻得如實相告。原來逢年過節和遇紅白喜事,人們殺了驢隻吃驢肉,頭、蹄下水全部都扔掉,多少年來一直如此。他家境貧寒無錢買肉,為滿足小兒饞嘴無奈就将屠夫扔掉的一副驢大腸揀了回來清洗後當肉給孩子們吃。學台大人嘗了一口,綿軟滑爽,味道絕佳,連連稱好,說他遊南走北吃過的山珍海味無數,還從未吃過如此美味,堪稱米脂美食之一絕呀!從此,米脂驢闆腸名揚天下,香飄四海,隻要有客人到來必點此菜。
闆腸的“闆”字,是整塊的意思,指驢的全副大腸。制作驢闆腸用的是當地特産的“佳米驢”的全副大腸,反複用醋水搓洗幹淨,放入清水鍋煮半熟。撈出再入鹵湯鍋,加醬油湯、辣椒、花椒、蔥花、姜片炖煮至綿軟。吃時切成小段,加原湯汁,口味麻辣鹹嫩,香味襲人,可謂小吃一絕。
驢闆腸不僅細膩香醇、麻辣可口,而且滋陰補腎的療效。《本草綱目》中有着樣的記載:“驢腸性平,味甘,具有補氣血、益髒腑等功效,是補氣養血、養心安神的調養佳品”。驢闆腸蛋白質含量比較高,而且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營養價值高。驢闆腸還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中醫理論認為,驢闆腸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療赤眼、消渴,解硫磺、酒毒等。
米脂驢闆腸的特點是:麻、辣、鹹、嫩,肥而不膩,綿軟香嫩,營養豐富。“驢闆腸”是驢八珍之首,因其香爛可口、肥而不膩,難怪在民間有“甯舍孩子娘,不舍驢闆腸”的趣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