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會放屁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的确,關于“屁”這事,我們一向視為尴尬,雖說放完後總會覺得舒體通暢。
但這有聲音,且有味道的行為,屁還隐藏很多冷知識,比如人一天平均放屁高達14次,總體積可達到500ml;屁沖出肛門的瞬間速度,就與普通自行車時速相似,高達11公裡/小時.......
屁,到底是什麼?
有人說:屁是食物被分解消化後不屈的靈魂。
不過從醫學角度分析,屁就是消化道裡食物分解出來的氣,畢竟咱們消化道魚龍混雜,有水有渣還有氣,這氣從肛門裡排出去,于是就變成了屁。
這氣到底從何而來?
主要是食物在消化過程經曆了各種複雜的化學反應,從而生成了氣體。
另外在吃飯喝水唾沫時多多少少吞下了一些空氣,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來自未經過消化的食物殘渣被腸道細菌發酵分解。
那屁,為何會有味道?
事實上,屁的成分有99%都是無辜,它們主要是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氫氣和甲烷,均為無色無味的氣體。
而真正讓屁“臭名昭著”的元兇卻是還不到1%的吲哚、甲基吲哚、氨氣、揮發性短鍊脂肪酸和硫化物,硫化物裡的硫化氫、二甲基硫醚、甲硫醇等都是具有強烈的味道。
而這些硫化物的來源,主要是含硫氨基酸在腸道裡分解,像一般含較多含硫氨基酸的食物,比如肉禽蛋類、動物内髒、幹酪、洋蔥、花椰菜等。
所以,這就為什麼我們會說:吃的肉越多,放的屁越臭。
一般正常人放屁每天8-20次,放出去的總量大約在470-1500ml,而像豆類、洋蔥、韭菜、紅薯、土豆、腰果等這類食物。
由于它們含有大量的複合寡聚糖,在經曆了上消化道的重重“考驗”後依然還是屹立不倒,最終就會被小腸下段和結腸裡被腸道定植菌所分解,最終化為臭屁,含冤離去。
臭屁、響屁,是否反映哪些健康問題?
事實上,臭屁反映的一個問題-----咱們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太多了,就像上述所說的食物。由于由腸道菌群所炮制,一般量少,聲音較低,但氣味通常卻很濃厚,有的時候甚至近乎災難。
而“響屁”呢,主要是進食速度太快,而且大多數都是富含碳水化合物,比如米飯、面條、蛋糕、餅幹、紅薯等,所以造就了“屁出肛門不複返,但留脆響與竊笑”一番盛景。
經常放屁,到底怎麼辦?憋着嗎?
事實上,屁與大小便一樣,都是屬于人體的排洩物,其存在價值是排洩,留在體内有害而無益,所以經常放屁,并沒有什麼健康問題,隻需要調整好飲食結構就能改善。
這就好比屁與大便在腸道裡運動,就像一條路上的行人與車輛一樣,各走各的路,肛管的末梢神經雖說能很好區分氣體與固體,卻不能很好區分氣體與液體。
所以便秘的人,放再多的屁也不會将大便給崩出來,但腹瀉就不一樣,可能一個屁就得換褲子了。
憋屁雖說不會帶來太大嚴重健康後果,但依然會引發腹部脹氣、疼痛,甚至有的時候還會燒心等消化道症狀。更何況有的時候這憋着還得承擔較大精神壓力,引發血壓與心率上升,間接損害健康。
所以啊,“有屁不放,憋出内傷”,咱們就如同一首歌曲一樣,
Let it go!Let it go!——就放吧!就放吧!
因為 Can’t hold it back anymore! 屁,終究是憋不住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