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椴木銀耳·
冬季幹燥的天氣再加上飲食上的不規律,人體會感覺很幹燥,此時更需要飲用清淡易消化的湯羹來清熱潤體,銀耳就是個不錯的選擇。對于銀耳大家已經耳熟能詳,先前小編也介紹過銀耳,今天為什麼又要說銀耳呢?今天說的銀耳并不是普通的銀耳,而是椴木銀耳。是不是既陌生又熟悉,想要了解更多嗎?那就一起往下看吧。
· 1 ·
銀耳又叫白木耳,這種食用菌本來生長在野外,後來我們又采用人工培育的方法,使得銀耳成為一種家家戶戶可以享用的美味。用鋸成段的木頭,在段木上挖出一個個小洞來培育,是靠吸收椴木養料自然生長的銀耳,沒得污染,生長速度慢産量小這種銀耳就稱為“椴木銀耳”。椴木銀耳隻能在潮濕環境下生長,一年隻有一次,而且生長周期比較長,大小隻有普通銀耳的六分之一。
· 2 ·
而市面上常見的銀耳大多都為代料銀耳,代料銀耳生産所需要的原料,一般是用木屑棉籽殼等農副産品為主要原料,适當添加一些麥皮、米糠等為輔助原料進行室内瓶栽和袋栽。這種銀耳生長周期比較短,且容易采摘。
· 3 ·
喜歡吃銀耳的朋友是不是對椴木銀耳也心動了呢,想一飽口福了呢。接下來教大家怎麼分辨椴木銀耳和普通銀耳之間的區别。
如何辨别椴木銀耳和代料銀耳
外觀 : 從外觀看,代料銀耳的耳根特别大,至少3厘米,耳片也大。椴木銀耳從外觀看是米黃和米白,油潤感強。此外,代料銀耳比較完整、不寬松;椴木銀耳不完整,很寬松。
顔色 : 椴木銀耳一般經電或炭火烤制,不會使用硫磺熏,顔色淡黃。袋料銀耳顔色偏白或金黃。
泡發:椴木銀耳的顔色在發白過後,它是晶瑩剔透的;代料銀耳的顔色雖然是白色,但是它不是屬于發白。另外,椴木銀耳耳片比較厚,比較滑潤,因為膠質含量比較重;而代料銀耳耳片比較薄。
口感 : 椴木銀耳純植物膠質,入口即化。袋料銀耳膠質少入口脆。
如何煮出銀耳的膠質
泡一泡
銀耳泡發的時間不能太長,建議用冷水泡發2-3小時,無需用開水泡發。
撕一撕
泡發後撕碎或者剪碎,越碎越容易出膠。
銀耳放入鍋中加水
炖煮時水量不要過多,否則膠質會被沖淡,但也不能太少,如果一次沒加夠後期再加水又會沖淡膠質。
大火轉小火慢炖
炖煮時等大火煮沸後再轉小火慢炖,這樣的銀耳香味保存得更濃;炖煮時,銀耳在鍋中翻滾得越多越容易出膠,如果炖煮時完全不翻滾,不容易出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