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借助“膠質含量更多”的廣告宣傳與更好的觀賞性和新鮮度,被稱為“素燕窩”的鮮銀耳開始在普通家庭中流行開來。一些食客認為,和幹銀耳相比,鮮銀耳營養保存更完善,同時也不涉及幹燥、熏蒸等過程需要使用的添加劑,因此食用鮮銀耳“更加健康”。但在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消費提示稱,鮮銀耳變質後可能導緻中毒,其安全風險應引起重視。
消費者:鮮銀耳口感更好
在網上以及很多超市的精品蔬菜區,盒裝鮮銀耳正成為流行消費。記者在淘寶網搜索發現,普通幹銀耳的售價普遍100克不到十元,而鮮銀耳則在100克15元上下,生鮮超市的售價也在約15元/朵,但這絲毫不影響消費者對鮮銀耳的購買熱情。據了解,生鮮超市經常需要補貨,而網店的月銷量通常都是大幾千甚至過萬,大部分購買的消費者評論稱,比起幹銀耳來,鮮銀耳口感更好,炖成補品後軟糯且帶有清香,并且表示會回購。
食藥監總局:吃鮮銀耳有中毒風險
國家食藥監總局表示,受培植環境及土壤的影響,鮮銀耳容易被緻病菌污染并産生毒素,為此專門發出銀耳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規避鮮銀耳可能存在的食用風險。
《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銀耳的消費提示》介紹,1984年,山東省東平縣暴發了第一起因食用變質鮮銀耳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毒原因為環境中的椰毒假單胞菌污染了培植中的鮮銀耳,産生大量米酵菌酸毒素,導緻鮮銀耳腐爛變質,而培植戶唯恐浪費,饋贈親朋好友或自家炒食、涼拌變質的鮮銀耳,導緻老人、兒童及親友中毒、死亡。迄今,未見因食用幹銀耳引起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報道。
國家食藥監總局提示,消費者在選購、食用銀耳時,應當注意以下幾方面:
●正确選購
正确辨别銀耳的質量。銀耳一般呈菊花狀或雞冠狀,由10餘片薄而多皺褶的菌片組成。鮮銀耳純白至乳白色,半透明,富有彈性;幹銀耳質硬而脆,呈米黃或金黃色。如幹銀耳色澤過白,則可能是用硫磺違規熏制。
●合理加工
1.幹銀耳經水泡發後,應朵形完整、菌片呈白色或微黃,彈性好,無異味。如發現菌片呈深黃至黃褐色,不成形、發粘、無彈性,有異臭味時,應丢棄,不能食用。2.發好的銀耳要充分漂洗,去除銀耳基底部發生褐變的部分。3.銀耳宜充分加熱煮食。
●遠離鮮銀耳,預防變質鮮銀耳中毒
1.受培植環境及土壤的影響,鮮銀耳容易污染緻病菌并産生毒素,因此在人工栽培銀耳的地區,禁止在農貿市場出售自家采摘的鮮銀耳。2.栽培銀耳的農戶,務必及時丢棄已經變質的鮮銀耳,切忌不要自家炒食、涼拌鮮銀耳,更不要将變質鮮銀耳饋贈親朋好友。3.如發生嘔吐、腹痛,甚至出現黃疸、血尿及抽搐等神經系統症狀的疑似中毒人群,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并及時就醫。将剩餘食物封存,送當地衛生專業技術機構檢驗。
專家:鮮銀耳營養價值并不更高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博士表示,部分消費者認為食用鮮銀耳更有營養,但實際上幹制銀耳保留了銀耳中的絕大多數營養,包括多糖、維生素、礦物質等,因此鮮銀耳的營養價值并不比幹銀耳多。同時,在銀耳幹制過程中,即使原先有少量毒素污染,在陽光紫外線的作用下也會降解不少。若一定要購買鮮銀耳,應重點注意其手感和氣味,如出現發黏、發軟、黴變、腐敗等情況,千萬不要購買。另外自己在家泡發銀耳時,也應勤換水,不要泡太久。
鐘凱介紹,鮮銀耳中可能存在的“無藥可解的緻命毒素”——“米酵菌酸”。這種毒素來自一種細菌,叫“椰毒假單胞酵米面亞種”。“椰毒假單胞”細菌,最早是荷蘭科學家在印尼爪哇島的食物中毒事件中發現的,引起中毒的食物叫“tempe bongkrek”,是用大豆和椰子粉發酵制成。數據顯示,鮮銀耳中米酵菌酸的檢出率遠遠大于幹制銀耳,且目前并沒有出現幹制銀耳中毒的事件。
鐘凱說,引起變質銀耳中毒的細菌其實是“椰毒假單胞”的變種,後被正式命名為“椰毒假單胞酵米面亞種”。它本身并不緻命,但它能産生兩種緻命毒素,分别叫米酵菌酸和毒黃素。中毒後會導緻肝腎損傷,引發器官衰竭和死亡。至今仍沒有應對“米酵菌酸”的特效解藥,隻能采取一般的催吐、洗胃、清腸措施,同時針對患者的症狀輕重予以對症治療,比如保肝、保腎、降低顱内壓等。由于中毒者常居于農村、山區,衛生意識差、醫療條件有限、交通不便,往往導緻治療延誤,死亡率很高。(羅晨 綜合整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