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飯是人活着的日常操作,廣泛用到水這種介質。水在标準大氣壓力之下的沸點是100℃,達到沸點之後火燒的再大溫度也無法繼續提升,原因在于沸騰的水快速地汽化會帶走大量的熱量。除非用上加壓的手段,可以使水的沸點上升,甚至可以加壓加熱到超臨界狀态,此時水的沸點是374℃左右,水的性質介于氣體和液體之間。然而人類的多數食物在經過100℃的熱水處理一段時間之後都“煮熟”了,這是為什麼呢?
其中一個原因在于“煮熟”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在中文詞彙中,食物的熟是指經過烹饪後達到可食用的狀态,這是一個寬泛的概念,食物有生吃有烹饪之後吃還有用鹽腌漬之後直接吃,就加熱這一項來看,西方煎牛排還常見三分熟之類的,中間的肉還冒着血絲,雖然是用沸點更高的油煎的,可是肉中主要的物質還是水,也就是其最高溫度也就百十度。可食用的狀态大概指的是人吃了之後不會發生明顯的不良反應,也還是一個寬泛模糊的說法。
其實最初人類可能是偶然地發現了火災後被燒死的動物,撿過來啃了幾口後發現味道不錯,最重要的是容易下口,熟肉很容易就可以撕下來,吃完之後肚子也挺舒服,而且消化的更快,可以更迅速地為人體補充能量。因此人類逐漸觀察和利用火焰,在學會保存自然的火種之後,人類就開始更多地吃燒烤的食物,很多遠古的人科物種居住的洞穴中都可以找到炭火燒過的痕迹,以及被焚燒過的動物骨頭之類的東西。
早期并沒有“煮熟”這個概念,完全靠經驗,烤得差不多了就下口大快朵頤。後來逐漸學會了用水烹饪食物,制造了陶罐之類的東西煮肉,延續了火烤類似的用高溫處理食物的方式。這樣的方式便于食用,使人類進食所需耗費的時間大大降低,人類有更多的精力去打獵同時觀察自然界,最終人類的大腦進化到如今的程度,腦子笨不會打獵的都餓死了,最終使得優秀的大腦作為普遍的性狀存在于整個人類種群之中。
生物性的原因在于地球生物的生存環境,導緻絕大多數地球生物難以在100℃以上的環境中生存。經100℃的水烹饪後的食物其中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基本死絕了,即便沒有死絕也會因為數量太少而無法引起對人體的危害。地球生物生存都需要合适的溫度環境,原因在于執行細胞功能的蛋白質對溫度比較敏感,大多數生物蛋白在超過45℃的溫度環境中都開始變性,失去原有的功能,這會使生物功能停滞而導緻生物死亡。
蛋白質的變性就是蛋白質空間構象的改變,比如解開原本複雜的三維空間構象,這樣蛋白進入人體消化道之後,更便于消化液攻擊脆弱的碳鍊将蛋白質分解;核酸會解開雙鍊,也更容易被攻擊;高溫下細胞的磷脂等構成物質流動性增強,也更容易被解離為小分子的物質。而人類吸收營養物質靠小腸絨毛毛細血管,相對而言體積越小越是容易通過毛血血管壁,也更容易通過細胞膜被細胞吸收利用,并且通過紅細胞轉運到全身各處組織細胞。
迄今為止,科學家發現的最耐高溫的生物是一種極端的嗜熱生物,可以在121℃環境中生存,經過121℃的水煮沸後,這種微生物的數量不降反增加;還有少數幾種可以在100℃以上的環境中生存的物種。除此之外,絕大多數生物在100℃以上的環境中,蛋白質變性、核酸鍊解離,細胞功能停止。所以經過100℃的開水處理後的食物容易消化的同時,也沒有什麼病原微生物的侵襲。醫學中常用到的殺菌(比消毒更進一步)方式中就有加熱,用煮沸的水或者直接拿火燒。
如果遇到100℃開水難以“煮熟”的食物(其實基本都可以煮熟,但是一些食物在這個溫度下處理後還是難以咀嚼下咽),人類還有另外的應用廣泛的烹饪方式——油炸、高壓鍋、燒烤。油的沸點通常三兩百度,可以迅速地蒸發食物中的水、極速地加熱食物,使食物蛋白等迅速變質變熟;高壓鍋的原理也簡單,就是通過提升壓力的方式使水的沸點增加,一般的高壓鍋可以使溫度上升到120℃左右,基本已經沒有任何生物可以在高壓鍋環境中生存,也就意味着細胞等會在這樣高的溫度下崩潰,達到可食用的程度;
燒烤就不說了,火焰的溫度600-1200℃,啥玩意兒在這麼高的溫度下也完犢子了,食物經過高溫處理後蛋白等生物物質變性,變得更加容易撕咬、咀嚼和消化。這是最原始的一種烹饪方式,也是比較迅速的烹饪方式,不過現代的燒烤一般都不見明火了,而是靠周圍的高溫炙烤食物使食物可以食用。除此之外還有腌漬,即便是肉食也會因為高濃度的鹽處理後,微生物死亡、肉質變性,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