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九痔”,臨床上數據顯示,痔瘡在成年人中的發病率接近50%,而且好發于20-40歲人群之間,并随着年齡增長逐漸加重。
痔瘡犯了坐沒得坐,站沒得站,躺下疼的直翻身,痛苦到變形……
那為什麼會長痔瘡?有痔瘡又該怎麼辦?
痔瘡形成的原因
在肛門直腸附近分布着兩張血管網,分别是直腸下端的直腸靜脈叢和肛門緣的肛門靜脈叢。 這兩個靜脈叢就好比是兩個氣球,正常情況下它們承擔了肛門直腸局部的靜脈血回收,但在一些因素的作用下,它們會變大,前者形成了内痔,後者形成了外痔。
1、習慣姿勢
老是彎着腰幹活,或者老是蹲着、站着工作,或者經常勒緊腰帶,肚子受壓太厲害了,都容易使肛門周圍的靜脈管受壓,生成痔瘡。
建議:避免久站、久坐,最好坐45分鐘就起來活動5分鐘,站45分鐘也能坐下休息會。
2、便秘
腸道内大量的排洩物會壓迫和刺激靜脈,造成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礙。
建議:對于一般的便秘病人,多吃富含纖維的蔬果、粗糧,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保證每天至少1200ml的飲水量,并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就能相對緩解便秘症狀;對于頑固性便秘,不要随意服用瀉藥,應及早到醫院診治。
3、孕期
婦女在懷孕期間,小肚子裡的靜脈管本來就充血比較多,胎兒一天天長大,肚皮脹得挺鼓,又給肛門周圍的靜脈管加上了壓力,使血液淤積,長成了痔瘡。
建議:孕期也要适當的活動,并且每次大便後用溫水熏洗肛門局部,改善肛門局部血液循環,對于預防痔瘡也是十分有益的。
4、疾病壓迫
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等腹壓增高的疾病,會影響肛門直腸部位的血液回流,加重痔靜脈的曲張;而肝硬化、門靜脈血栓炎等可引起門靜脈内壓亢進,直接導緻痔靜脈叢壓力上升。
對于其他疾病引起的痔瘡,在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後,痔瘡症狀也會得到改善。
5、炎症因子
血管内膜的炎症和靜脈周圍炎,會使痔靜脈叢的血管壁脆化,變薄,曲張,最後形成痔。
痔瘡如何治療?
痔瘡的位置私密,很多人都不好意思說出口,但若長期拖着不采取措施,情況會越來越嚴重,那長了痔瘡該怎麼辦呢?
醫生表示,痔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結構,如果由于發生病變而将其全部切除,則其墊性作用喪失,肛門的密封性能将受到影響,因而痔瘡是不能全部切除的。根據不同的症狀程度,會選用不同的措施:
内痔分度标準
1度:便時有血,便後出血停止,痔不脫出;
2度:偶爾有便血,便時有痔脫出,能夠自行回納;
3度:少有便血,排便或久站、負重時痔脫出,需手輔助才能回納;
4度:少有便血,痔脫出,痔瘡無法回納。
痔治療的目的在于解除或緩解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質量。
如症狀隻是1度、2度的情況,通過改變生活習慣,保持健康的排便習慣,就能夠改善症狀;
若已到達3度、4度的情況,或有以下症狀的患者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① 反複大量地出血,保守治療無效;
② 血栓性外痔,疼痛劇烈;
③ 外痔症狀加重,皮贅增大,經常發炎,有明顯疼痛、紅腫、瘙癢者。
痔瘡的護理
溫水坐浴:準備适量艾草、馬齒笕,洗淨後放進鍋中加水熬煮,煮好後用熱水熱熏,堅持15分鐘左右,水溫變涼之後,再用水洗患處,連洗7天。
艾草具有活血化瘀、消腫定痛的作用;馬齒笕則能夠清熱解毒,對緩解痔瘡出血症狀有好處。
别把直腸癌當痔瘡
便血、排便困難,你肯定在想沒事,痔瘡而已,過段時間就能痊愈了,但真的是這樣嗎?
案例
近來幾個月,小鄧發現自己經常便血,一直認為是痔瘡,也吃了不少治療痔瘡的藥物,時好時壞,總不根斷。
在妻子的勸說下才去醫院做了腸鏡檢查,結果竟是直腸癌!
醫生表示,痔瘡和直腸癌都會引起便血,因此将二者混淆的病人不在少數。據統計,臨床上有80%以上的直腸癌在早期被誤當成痔瘡,因此錯過最佳治療期,追悔莫及。
那到底如何區分呢?
1、血色
痔瘡出血血色較鮮紅;直腸癌出血多表現為膿血便或暗紅色血便。
2、血形
痔瘡出血多表現為大便表面粘血,便後滴血、噴血或便紙帶血等;直腸癌出血往往便血混雜。
3、便形
痔瘡糞便一般不變形;直腸癌患者的糞便在腸道形成過程中,受癌組織的阻擋作用,常呈細條狀。
4、伴随症狀
痔瘡患者排便時感到肛周疼痛感明顯,而直腸癌患者一般排便疼痛,但排便後會有排不淨的感覺,排便次數增多,一天可達七八次,醫學稱為裡急後重。
直腸癌的發病與遺傳密切相關。有直腸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包括直腸息肉、直腸癌等)更加需要定期到醫院行肛門指檢,必要時行腸鏡檢查。
關注“大方醫生”,收獲健康知識
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贊、轉發、收藏
如有感興趣問題,請評論區留言探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