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來自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顯示,中國無償獻血人次和采血量實現了連續20年持續增長。1998年全國無償獻血人次約30萬,采血量不足500萬單位,2018年無償獻血人次接近1500萬,采血量達到了2500萬單位。
輸注血液和血液制品每年挽救數百萬生命,在面對病痛、災難時,一袋血液就可能拯救一個生命。近日,有媒體發起了“你參加過無償獻血嗎?”的網絡調查,結果顯示,參與調查的人中選擇“會定期無償獻血”的網友占到32.8%,有25.4%的網友選擇了“害怕,不會主動獻血”,有25.1%的網友表示“想參加,但體檢不合格”,另外還有16.7%的人表示“沒考慮過這個問題”。可見仍有不少人對于獻血存在着誤區,因顧慮而不敢獻血。
那麼獻血是否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呢?
獻血後血細胞可很快補充
一個體重50kg的人,其血液總量約3000-4000ml,這些血液在人體中以“八二比例”分組形式存在,80%在血管中流動,以維持人體正常代謝,而其他20%會暫時留在肝、脾中,以備不時之需。當一個正常人一次獻血200-400ml後,在肝、脾中待命的血液會火速趕往血管中,保證循環的血容量不會因獻血而減少。
人體血液每時每刻都有許多血細胞衰老、死亡,同時又有大量新生細胞産生,獻血後,紅骨髓的造血功能會增強,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下,失去的血細胞很快可以得到補充。
身體健康的人,按規定參與獻血對身體不會有任何的影響,更不會造成貧血。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官網解釋,血站在采集檢驗标本和血液時所使用的注射器、采血袋及其他采血器材和耗材均為具備“三證”的正規廠家提供的、經過嚴格滅菌的一次性醫用器材,用後一律銷毀,絕不重複使用,對于獻血環境、清潔消毒、血液采集、醫療廢物等方面嚴格執行國家的相關規定。因此,獻血是絕對安全的,不會使獻血者感染任何疾病。
很多人關心,獻血後身體多久才能夠恢複獻血前的狀态。其實,血液中的各種成分恢複是有先後的,血液内的水分和無機物在1-2小時内即可恢複正常血容量;血漿中的蛋白質需要2-3天即可恢複;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在21天左右便可以恢複到獻血前的水平。需要注意的是,獻血後,當天要保持靜脈穿刺部位的清潔幹燥,兩天内不要從事高空、高溫作業和高強度運動或體力勞動,并注意補充水分,忌飲酒、忌暴飲暴食、忌盲目進補。
什麼情況下可以獻血?
對于獻血人的身體條件國家有嚴格的把控,隻有符合一定标準才能獻血。根據國标18467-2011《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中的要求,獻血者年齡應為18周歲~55周歲;既往無獻血反應、符合健康檢查要求的多次獻血者主動要求再次獻血的,年齡可延長至60周歲。體重男性≥50千克,女性≥45千克。血壓需在收縮壓 90 mmHg -140 mmHg、舒張壓60 mmHg -90 mmHg之間,脈壓差≥30 mmHg。此外,獻血者皮膚還需無創面感染,無大面積皮膚病,四肢無殘疾等方可獻血。
以下情況暫時不能獻血
近五年輸注過全血及血液成分;有糖尿病史、3個月内做過手術、半個月内拔過牙的;女性月經期前後三天,懷孕、流産後未滿6個月,分娩、哺乳期未滿一年的;感冒、急性胃腸炎病愈未滿一周的;某些傳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滿半年,傷寒病愈未滿一年的;較大手術後未滿半年,闌尾切除、疝修補術、扁桃體手術未滿三個月的;皮膚局限性炎症愈合後未滿一周,廣泛性炎症愈合後未滿兩周的都暫時不能獻血。
還要提醒的是,如果你想成為無償獻血者中的一員,獻血時一定要攜帶本人的有效身份證件。獻血前一晚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獻血前兩餐應清淡飲食,如稀飯、饅頭、面包等,不要吃高脂或高蛋白的食物,如肥肉、油條等。獻血前不要飲酒,也不能服用任何藥物,兩次捐獻全血的時間間隔不能少于6個月;捐獻單采血小闆,兩次間隔不少于2周,每年不得超過24次;捐獻單采血小闆後捐獻全血,兩者之間的時間間隔不得少于4周;捐獻全血後捐獻單采血小闆,兩者之間的時間間隔不少于3個月。
新京報記者 劉旭 編輯 王鹿 校對 劉軍 圖片 視覺中國 部分來源 首都獻血服務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