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乳肉腐竹怎麼做?腐衣和腐竹——既是美食又是美食的外衣,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南乳肉腐竹怎麼做?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腐衣和腐竹——既是美食又是美食的外衣
豆腐衣也叫豆腐皮,簡稱腐衣、油皮;腐竹又稱支竹、甜竹。腐衣腐竹都是大豆磨漿燒煮後的制成品,色澤乳白或淡黃,質薄。半透明,略顯皺紋,圓形,直徑0.3米左右。前者對折成半圓形或方形,後者卷縮成細竹等狀的圓桂形。略扁,對折後長約0.3米。副産品有方片、月片、圓片、甜片、厚片、糖衣、焦片,是利用豆漿快燒幹時的原料生産的,質量較次。這些副産品因産地或形狀不同而名稱各異,品質也很不同。
我國大豆制品的生産,始于公元前165年,《本草綱目》中有“其面上凝結者,揭取晾幹,名豆腐皮,入馔甚佳也。”的記載。可見在明朝以前已有豆腐皮的生産。
腐衣、腐竹美味可口,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達53%,極易為人體吸收,食法簡便,很受大衆歡迎,近前來,還暢銷國外。
【生産簡況】五十年代前,多是手工生産,設備簡陋。爾後,除豆制品工場作為副産品生産外,全國不少地區還設立專業廠,近年來,經過技術、工藝革新,生産效率和成品的産量,質量都有提高。豆腐衣和腐竹形狀不同,但生産原理都是利用豆漿加熱後蛋白質凝結而成。
專業廠的生産設備。
1.鍋爐(發生蒸氣煮漿和烘幹成品);
2.黃豆脫殼機;
3.石磨;
4.離心篩(分濾豆渣);
5.小平篩;
6.煮漿鍋子(長方形或圓形,用鐵、鋁和不鏽鋼制成)。
工藝流程。
脫殼——浸泡——磨漿——過篩(離心篩)——煮漿——過篩(小平篩)——豆漿入鍋——成品揭取——晾幹——烘幹。
副産品多數系用鐵鍋生産,現在,廣州、江門等地則把殘漿處理後,用滾筒制作(形似造紙廠滾筒),可立即烘幹、切片,生産效率和成品質量都有很大提高。
生産原料以東北大豆最佳,成品率可達60%,(其中腐竹1~3級40%,月片、厚片等20%)而一般原料僅可得成品50%左右。
【産地】豆腐衣生産地區分散,數量零星,浙江省義烏、東陽、富陽三縣産量最多。富陽“金衣”片張極薄,每斤可達40~50張,品質優良,是傳統的名産品。腐竹生産近年來發展很快,桂林、廈門、北京、廣州、江門、南昌等市生産規模大,設備先進,産品質量名列前茅。佛山、贛州、九江、吉安、福州、西安、武漢、哈爾濱、上海等大中城市也有生産。
【品質檢驗】豆腐衣和腐竹感官檢驗要點如下。
一、成品都要求幹濕适度,安全含水量豆腐衣16%,腐竹15%,環境濕度小時,可大于這個含水量,因身份太幹,易斷碎;環境濕度大時含水量可略低些,過潮者極易黴變。過幹者無油光。包裝運輸後易破裂斷碎,品質降低。豆腐衣手捏感幹爽,略帶軟性者為正常,手感潮軟或粘結者身潮。腐竹用手彎曲即斷碎,并發出脆聲者身幹(搖動裝有成品的木箱可聽到咯咯之聲),手感柔軟或能任意彎曲者,身潮。在檢驗中尤要注意彎曲和尖端處的幹濕度。注意在尖端處有無圓形小泡,内沾有殘留漿汁。
二、成品都要求乳白或淡黃色,油亮發光。黃色或黃褐色者次之,紅褐色者更次,色萎黑者為劣品。
三、豆腐衣以薄而半透明者為好,每斤在20張上下(直徑約0.3米)者為上品。腐竹以條細長均勻者為好。
在檢驗中注意有無蒼蠅、飛蟲粘附(生産中落入鍋内或晾曬時被粘上)、以及煤灰雜質等。豆腐衣和腐竹在空氣中濕度大時,會返潮轉軟,黴變生蟲,容器内襯防潮紙,儲藏幹燥處。冬季風吹,易發脆斷碎,要用麻袋覆蓋。
【食法】豆腐衣和腐竹食用前用溫水浸泡使軟,豆腐衣可做“素肉松”、“素雞”等素食,味鮮美又素淨,為素食中之佳品。也可裹入肉糜。腐竹可單獨燒煮,又可加入肉、雞共煮。
腐衣還可以制作各種餡芯的春卷,天津有一款名小吃“素卷圈”,有的店家就有用腐皮包裹炸成的。
天良
2022年2月1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