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腸是北方人的傳統食品,宰豬(羊)時,用大盆裝些鹽水接血,然後攪拌血液,使其不凝固,拌上剁碎的豬(羊)油和洋蔥末、鹽、姜粉、胡椒粉等調料後灌腸,紮緊捆實,放入鍋中煮制即成。切片趁熱食用,或做酸菜時血腸白肉同時放入,血腸味道濃香,油而不膩。
白肉血腸,是從古代帝王及族長祭祀所用祭品演變而來。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儀注篇》記載,滿族長期以來信仰薩滿教,祭祀過程中,以豬為犧牲。每逢宮廷舉行祭祀時“司俎太監等舁(即擡)一豬入門,置炕沿下,首向西。司俎滿注入洲一人,屈一膝跪,按其首,司俎滿洲執豬耳,司祝灌酒于豬耳内……豬去息後,去其皮,按節解開,煮于大鍋内,……皇帝、皇後親詣行禮……,神肉前叩頭畢,撤下祭肉,不令出戶,盛于盤内,于長桌前,按次陳列。皇帝、皇後受胙,或率王公大臣等食肉。”這種肉叫“福肉”即“白肉”。所謂血腸,即“司俎滿洲一人進于高桌前,屈一膝脆,灌血于腸,亦煮鍋内”,這就是血腸,通稱“白肉血腸”。清代沈陽和吉林地區開設的白肉館,都兼營血腸,成為遼甯和吉林省滿族特有的傳統名菜。
白肉血腸選料考究、制作精細、調料味美;白肉肥而不膩、肉爛醇香、血腸明亮、鮮美細嫩;配以韭菜花、腐乳、辣椒油、蒜泥等佐料,更加醇香四溢,鮮嫩爽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