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生産的蟋蟀餅幹、蟋蟀糖果等零食(《日本經濟新聞》)
海外網6月20日電 據《日本經濟新聞》20日報道,日本多家企業日前聯合研發廢熱養殖可食用昆蟲技術,用低碳節能方式養殖蟋蟀。日本研究還稱,作為人類補充蛋白質的來源,蟋蟀比牛肉更實惠,部分日企将在日本大力推廣蟋蟀食品。
《日本經濟新聞》介紹,适合蟋蟀養殖的室溫是30-35攝氏度,特别是冬季,需要一定量的能源。為減少環境污染,日本企業将聯合研發利用廢熱養殖可食用昆蟲技術。該技術主要用焚燒處理設備産生的廢熱,以及幹燥後加水就會發熱的特殊蓄熱材料,來提高室内溫度,使之達到适合養殖蟋蟀的數值。這些企業也在着手研發提高蟋蟀口感的餌料。
《日本經濟新聞》表示,昆蟲食品作為蛋白質來源的一種,備受各界關注。日本能率協會綜合研究所預測,到2025年,可食用昆蟲的世界市場占有額将達1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币49億元),為2019年的14倍。與牛肉相比,若獲取1克蛋白質,飼養蟋蟀所需的餌料和水量顯然更少,且對環境更加友好。近年來,“無印良品”等日本企業接連推出蟋蟀相關零食制品,并大力在國内推廣。(海外網/王珊甯 實習編譯/陳柳圻)
來源:海外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