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飯人,幹飯魂,幹飯要用大臉盆!”啪~快醒醒~在吃火鍋的季節,如此寒冷的冬天,美食主角當然是熱騰騰的各類火鍋了。毛肚、鴨腸、郡花、牛肉片.......光聽着這些名字都可以勾起滿滿的食欲。
火鍋不僅美味,而且能防止寒冷。然而,火鍋含有大量高脂肪和高卡路裡的配料。如何健康地吃火鍋養生,則需要注意方法。
1. 适量的肉類
大多數人吃火鍋主要是沖着吃肉去的,比如肥牛、肥羊等。而這些肉的攝入量遠遠高于正常飲食攝入的熱量會使體重會失控。建議适量吃牛羊肉,綜合搭配肉的比例。
2. 先食蔬菜
很多人吃火鍋,習慣将蔬菜留到最後,這就大錯特錯了,蔬菜纖維高,先食能增加飽肚感,可減少之後攝入的肉量。另外,湯底煲到尾聲,脂肪“濃縮”,味鹹油多,蔬菜表面積大,比肉類更易吸油,最後進食,無異于直接将油分吃下肚子。
火鍋進食步驟: 先菜後肉,減少食量。有了蔬菜和碳水化合物增加飽肚感,肉類進食分量會大大減少。
3. 食材煮熟
許多人為追求鮮,喜歡将肉片、生菜等稍微一涮就吃,這種吃法不可取。為保證去除生鮮食品中殘留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的危害,因此一定要将食材煮熟食用。食用火鍋時切忌生食或食用沒熟透的食料。
一般來講,薄肉片在沸騰的鍋中燙1分鐘左右,肉的顔色由鮮紅色變為灰白才可以吃。剛從火鍋中取出的鮮燙食物應放在碗内稍涼一下再吃,以免燙傷口腔、食道黏膜,造成潰瘍或口腔起泡。
5. 使用油碟
吃火鍋不長胖還掉秤的秘密其實就在油碟蘸料裡。火鍋油碟具有降溫、祛火、保護腸胃的功能也早已被大衆廣泛認可。油碟主要成份是芝麻油,關于芝麻作為食品和藥物的應用,古書也有記載。《本草拾遺》中說香油“主腸内熱,服一合,下利為度”,腸胃有熱,适量吃香油既能清除熱燥,還能促進腸胃蠕動,增強胃功能。
芝麻油的功效很多,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D、E和人體必需的鐵、鋅、銅等微量元素,還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功能,可以保護血管。而最好吃、最為經典的油碟搭配訣竅就是芝麻油配蒜泥,配合蒜泥還能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油碟調制不需要很花俏,用小碗拌入蒜泥,盛上小半碗芝麻香油,稍稍沒過蒜末,适量放入鹽調味即可。菜品出鍋時,靜置一小會兒,把菜品在油碟裡過一圈,火鍋吃起來更美味,也不用擔心長胖。
在浸漬材料方面,建議選擇蔥、姜、蒜、香菜加入白醋、醬油等比較清爽的味道,盡量不要使用豆瓣醬、砂茶醬等高油浸漬材料。尿酸高的人,盡量不要選擇海鮮的味道,像蒜醬脂肪含量高,高脂血症者不宜。
6. 均衡飲食吃火鍋不僅要吃肉和蔬菜,還要吃面條和飯。吃火鍋期間多喝水,慢慢吃,不能貪吃,吃飽即可。可以更快地吃主食,不僅可以調味,還可以補充碳水化合物。最好洗一些紅薯片、馬鈴薯片等,其中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多既能促進胃腸蠕動,還助于維持營養平衡。還可以搭配一些簡單清淡的冷菜來保持平衡,可以避免上火和補充更多的維C、維B。
7. 不要喝火鍋湯火鍋進行30分鐘後,火鍋湯中硝酸鹽,布丁含量高。硝酸鹽和布丁會引起其他疾病,所以不建議喝火鍋湯。
8. 食用火鍋時喝點酸奶應适量地飲用酸奶,酸奶中含有一種被稱之為卵磷脂的特殊化學物質,能夠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個很厚的疏水層,用以抵抗酒精等外來因子對胃黏膜的侵蝕,從而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9. 茶飲料最好清茶、植物茶和蛋白飲料是火鍋中最好的飲料。椰奶、杏仁露、豆漿、酸奶等蛋白飲料最适合餐前飲用,既能提供碳水化合物,又能保護腸胃。
10. 食用火鍋後吃點水果水果性涼,有良好的清火作用,對咽幹、咽痛、口渴或發熱等燥熱傷肺之症頗為适用。
11.注意不要過熱為了避免吃火鍋燒傷的消化道粘膜,吃火鍋時要把食物可在油碟過一下再吃,“不要燙嘴唇”。 芝麻油不僅可以減緩菜品出鍋時的熱度,還可去除油鍋中的雜味。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即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