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吃五谷雜糧,哪能不生病,自己不舒服的時候就會去醫院做檢查,是就避免不了檢查血常規,血常規作為疾病檢查的一個重要輔助項目,對一些疾病通過檢查血液的狀況,能判斷身體内部的變化。
血常規最主要的是檢查血液方面的疾病,因為血液内部有很多有形細胞和液體組合而成,在檢查時看一下内部的細胞組成是不是有變化,可根據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闆變化來判斷疾病的狀況。
血常規是診斷和鑒别診斷的重要指标或參考指标,可檢測出白細胞計數,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比容、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血小闆計數。
淋巴細胞計數和百分比、中性粒細胞計數和百分比,單核細胞計數和百分比,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和百分比、嗜堿性粒細胞計數和百分比,血小闆比容、平均血小闆體積,血小闆體積分布寬度,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等。
01
白細胞偏高是什麼意思?
白細胞偏高就是白細胞增多是指白細胞總數高于參考值,白細胞是血液中一類細胞的總稱,主要包括單核細胞,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等正常情況下,人體内的白細胞參考值為成人(4~10)×10/L,新生兒(15~20)×10/L,6 個月至2 歲(11~12)×10/L,白細胞增多常見于以下原因。
1、生理因素:劇烈運動、體力勞動、冬季長時間暴露于冷空氣後,飽餐、淋浴後,月經期、排卵期、情緒緊張,饑餓、低血糖等,生理性白細胞數增多是暫時的,去除影響因素就很快恢複正常。
2、病理因素:包括各種局部或全身感染、非感染性炎症,血液病,組織壞死,急性失血及溶血、惡性腫瘤,代謝紊亂等。
3、藥物和毒物:代謝紊亂所緻的代謝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和妊娠中毒症,急性化學物中毒,如急性鉛、汞中毒及安眠藥中毒等,生物毒素如昆蟲毒,蛇毒、毒蕈中毒等均可使白細胞增多。
4、其他因素:手術後12~36小時中性粒細胞可增多,其程度與手術範圍、失血多少及組織損傷程度成比例。
02
血常規能查出什麼疾病?若4項指标升高,要多加注意
血常規可輔助診斷白血病,貧血,血小闆減少性紫癜、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等疾病,血常規檢查主要包括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白細胞,白細胞分類計數,血小闆等。
1、白血病:如果患者進行血常規檢查,發現白細胞,血紅蛋白和血小闆指标異常,及血塗片中有原始細胞或幼稚細胞,不排除白血病,可再行骨髓穿刺,以鑒别診斷白血病。
2、貧血:貧血患者進行血常規檢查,會出現血紅蛋白量降低,紅細胞計數下降。
3、血小闆減少性紫癜:血小闆減少性紫癜,患者做血常規檢查時,血小闆計數會降低,除此之外,血液常規檢查還可查到紅細胞增多症等疾病。
4、病毒感染:通過血常規檢查中的淋巴細胞百分比,判斷機體是否有病毒感染。
5、細菌感染:通過血常規檢查中的白細胞總數,中性粒細胞計數,判斷是否有細菌感染,比如白細胞偏高,考慮有細菌感染。
03
若4項指标升高,要多加注意
1、紅細胞指數升高:對甲狀腺異常的患者來說,如果平時喝水比較少,會造成紅細胞數量明顯升高,對生活在高海拔的孕婦來說,也存在紅細胞數量升高的問題,造血幹細胞内的紅細胞增長,如果發現紅細胞數值稍微升高,表示身體可能存在某些異常,但并不是特别嚴重。
2、淋巴細胞數值升高:淋巴細胞占全身血液的40%,對于一些4~6歲的兒童來說,身體正在生長發育,由于免疫力比較低,會容易出現炎症,造成淋巴細胞數值升高,通過血常規檢查發現淋巴細胞數量明顯增多,應進一步進行檢查,判斷是否存在白血病。
3、血小闆異常:血小闆具有凝血的功能,如果身體的某個部位出現血液滲出的問題,血小闆會迅速凝結,血液避免血液過多流失,如果發現血小闆數量明顯減少,需進行下一步檢查,如果不重視會造成失血過多,容易引發休克或昏迷。
如果發現血小闆數量明顯增加,可存在粥樣硬化或者血栓,所以血小闆數量過高或過低對身體的健康都是不利的。
4、白細胞數量增加:白細胞是身體的一道防線,如果血常規檢查後,發現白細胞數量明顯增多,表示身體的某個器官,或細胞出現了感染的問題,白細胞是多個細胞的總稱,比如中性粒細胞、堿性粒細胞等,如果發現白細胞數量升高,可能是癌症引起的,比如鼻咽癌,肺癌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