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演員黃磊做的一道川味臘腸,不是蒸熟當菜,而是煮了,豫南話叫炖了當菜。于是輿論大嘩,都說這樣做不對版,浪費了好食材。
我倒不以為然,臘腸為什麼不能煮熟吃?誰規定的必須蒸熟吃?在豫南,也就是江淮地區,就是以炖煮為主調。别說川味臘腸,就是廣味臘腸,也是照煮不誤,充分體現了“一鍋煮天下”的祖傳秘技。
黃磊的做法好像是大逆不道,才引起廣大美食愛好者的關注,就是因為看似簡單一道菜。其實觸動的是中國餐飲的根基,幾千年的飲食風俗和習慣,中餐對食材的理解和處理,不同的觀點,都體現在這一道菜的做法上。
臘味該怎麼烹饪
這個問題,孔老夫子最有權力回答,具有絕對的權威性。他老先生那個年代,商品經濟還在轉型期,處在晚期的“物物交換”時期。大白話說,那時候買什麼東西,不是全都用金錢,主要還是拿東西交換。譬如有家長送孩子去孔子的學校讀書,不要一年交幾千塊錢,送兩小捆幹肉當學費。那時候的幹肉就是臘肉,鹽腌了曬幹。
我們的傳統文化就這樣紮根在美食上,沒有豐富的美食,也就沒有燦爛的華夏文化。可以想象啊,遊牧文化、海洋文化的國家和民族,除了有火腿,很少有我們這樣大面積腌臘肉的。
回到正題。臘肉怎麼煮了吃,幾千年、淮河以南廣大地區,絕不是一種吃法。即便尋找古老的遺留吃法,也有很多種,湘西和雲貴川山區,有蒸有煮,以蒸為主。江淮地區就是個炖,各種炖,先蒸後炖,先熬後炖,先炒後炖,最終是炖煮成菜。
臘腸和臘肉有什麼區别國内不同地區制作臘肉方法有多種,雲貴川以熏為主要特色,江南以埋鹽為主要特色,江淮以鹽腌為主要特色。前提都是鹽腌,長江以南地區,腌好後煙熏出來;江南腌好了還埋在鹽裡;江淮地區腌好了曬幹。
臘腸做法就全國一個調子,而且範圍擴大到淮河以北,黃河以北廣大地區。做法很簡單,把肉搞碎,加上調料,灌腸曬幹。唯一不同的是調料配方,各地不一樣,也僅僅是個味道不一樣而已。譬如廣式臘腸透着甜味,川味臘腸透着麻辣。
不論臘肉、熏肉、鹹肉,廣式臘腸、川味臘腸,本質都是臘肉,但在烹饪上有了區别。主要還是因為食材,臘肉沒有臘腸的制作味道豐富。關鍵是臘腸調配的味料,基本屬于成菜配置,臘肉卻需要二次加工中補充味料。也就是說,單從食材而言,臘腸卻是可以直接蒸熟了吃,味道足夠。臘肉就缺了味道,因為腌制和熏制過程中,加入的味料無法進入或保留在肉裡面。
臘腸煮熟成菜的理論支持
落腳點還是臘腸能不能煮熟吃。煮了會怎樣,對臘腸有什麼影響?
前面從臘腸的制作工藝,知道臘腸其實就是配足味料的臘肉,烹饪時不再需要加入任何味料。也就是說,臘腸是個味型既定的食材,蒸熟了吃才是原汁原味。
這個主流說法是對的,但不絕對。因為中餐豐富的支撐點之一,是我們的所有食物都不是定型的,既可以作為食材,進一步烹饪成另個食物;又可以作為食物,直接吃。所以,把臘腸定型為一種食物,就是對中餐文化理解的偏頗。
再從食材原理分析。臘腸是足味臘肉,當然可以二次加工,譬如黃磊就是。臘腸煮了,裡面已有的味料根本分解不多少到湯裡,臘腸本身依然還是原汁原味。我們看着湯煮的很濃,以為把臘腸裡的精華給煮出來了。其實不是,那是大火翻滾制造的脂肪微氣泡,還有辣椒色。臘腸裡面的精華,煮出來5%都不到。
這時候的臘腸,本身可以二次加工成菜,湯也可以二次加工。千變萬化,就這一煮,能化成許多中餐菜肴。如果僅僅是蒸,就一道,放進籠是臘腸,出來還是臘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