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消化道大出血大口大口的吐血

消化道大出血大口大口的吐血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30 19:11:09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患上消化道出血這種疾病,表現為經常會發現自己有排黑便,以及在劇烈嘔吐後會出現嘔血的現象,這些就是消化道出血的症狀。

如果生活中出現了消化道出血的症狀,不要太驚慌,一定要學會辨認出血量多不多,症狀嚴不嚴重,如果情況嚴重,就必須要及時的去醫院就診,以免發生危險。

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出血原因,找準病因後對症治療,避免原發病帶來更嚴重的危害。

分析出血來源

對于消化道出血患者而言,出血的原因和位置并不唯一,所以在消化道出血診斷的過程中應首先辨别是否為從消化道出血。臨床上需要與口腔、咽喉、鼻腔出血以及咯血相鑒别。

1

嘔血:

指從消化道嘔吐出來的血液。患者常有消化性潰瘍、肝硬化等病史,出血前可有上腹部不适、惡心嘔吐等嘔血症狀,嘔出血液為棕黑色或暗紅色,有時為鮮紅色,混有帶食物殘渣的胃液,有柏油樣便,可在嘔血停止後仍持續數天。

消化道大出血大口大口的吐血(嘔血咯血鼻出血)1

2

咯血:

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即氣管、支氣管或肺組織)出血,并經咳嗽動作從口腔排出的過程。患者常有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症、肺癌、心髒病等病史,咯血前有咳嗽、喉部癢感、胸悶感、咯血咯出物pH值呈堿性、泡沫樣和(或)存在膿液是出血源于呼吸道的重要特征。

3

口腔與咽部出血:

口腔與咽部出血容易觀察到局部出血竈。

4

鼻腔出血:

多從前鼻孔流出,有時鼻腔喉部出血量較多,可被誤診為咯血。咽鏡檢查見血液從後鼻孔沿咽壁下流,即可明确診斷。

優先考慮以下病因

1

消化性潰瘍

大多數消化性潰瘍患者以中上腹疼痛為主要症狀,但具體的疼痛部位、性質有所不同,具體見下:

➤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多位于中上腹部,或在臍上方,或臍上方偏右處,疼痛好發于二餐之間發生,持續不減直至下餐進食或服制酸藥物後緩解;

消化道大出血大口大口的吐血(嘔血咯血鼻出血)2

➤胃潰瘍疼痛多位于中上腹稍偏高處,或劍突下和劍突下偏左處,疼痛的發生較不規則,常在餐後1小時内發生,經1~2小時後逐漸緩解直至下餐進食後再複出現;

➤胃或十二指腸後壁潰瘍,特别是穿透性潰瘍可放射至背部。

2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

食管胃靜脈破裂出血表現為嘔血、黑便,常為上消化道大出血。在大出血暫停,血壓穩定後,急症胃鏡檢查(一般在入院後12~48小時)可以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鑒别是由胃食管靜脈出血還是門靜脈高壓性胃病或潰瘍病引起。

如由靜脈曲張引起,需進一步檢查明确靜脈曲張由單純肝硬化引起門靜脈高壓還是由門脈血栓或癌栓引起。

3

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

急性糜爛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發性糜爛為特征的急性胃炎,又稱急性胃黏膜病變或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約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

大量飲酒、大劑量服用非甾體類藥物、精神壓力、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熬夜等是它的主要誘因。

4

胃癌

早期胃癌70%以上無症狀,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現自覺症狀,如:上腹不适、反酸、嗳氣、早飽等,大多數為非特異性的消化不良症狀。進展期胃癌常見症狀如下:

消化道大出血大口大口的吐血(嘔血咯血鼻出血)3

➤上腹疼痛最常見,疼痛逐漸加重,與進食無明确關系或餐後加重;

➤食欲減退和消瘦多見,往往進行性加重;

➤嘔血和黑便1/3的胃癌患者經常有少量出血,10%~15%患者表現為嘔血,可伴有貧血;

➤胃癌位于贲門附近可引起咽下困難,位于幽門附近可引起幽門梗阻;

➤癌腫擴散轉移引起的症狀,如腹水、黃疸、及肝、肺、腦、卵巢、骨髓等轉移引起相應症狀。

5

大腸瘤和大腸息肉

直腸腺瘤出血,多為大便表面帶鮮血,乙狀結腸、降結腸腺瘤為暗紅色,與大便常不混淆。右半結腸腺瘤,肉眼常不能發生血便,僅大便潛血陽性。腺瘤大出血罕見。一般小的腺瘤無腹痛症狀。多發生于腺瘤較大伴腸套疊所緻。

針對性醫技檢查

輔助檢查的過程有助于幫助患者确診,現階段的輔助檢查主要包括:内鏡檢查、X線鋇劑檢查、放射性核素檢查、血管造影、CT相關檢查CT小腸成像,剖腹檢查。

此外,在檢查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患者的凝血酶、超聲心動圖、血尿常規、血氣分析以及腎功能等情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