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知養殖從業不易,共謀水産行業繁榮。不誤導不誇大不炒作不标題黨。用養殖人的語境,讓你在短時間内享用一份精品!
魚類脂肪肝或脂肪肝病,人類也有脂肪肝這個病,這兩種情形似曾相似,說俗一點就是肝髒上面生長有過多的脂肪(也可理解為"長油長多了"),更準确地說, 是一種以超過魚類正常肝脂含量的過量肝脂積累為特征的生理性現象以及相關的代謝性疾病的統稱。
根據肝脂肪積累所導緻的生理性或病理性後果,魚類脂肪肝實際上應分為“脂肪肝”和“脂肪肝病”兩種含義不同的表述方式。目前魚類脂肪肝病是人工養殖魚類中常見的營養性魚病,或稱為富貴病,也是魚類肝膽病中的病形之一。
一、發病症狀
病情較輕時,魚體一般沒有明顯的症狀,魚體色、體形等無明顯改變,僅食欲不振,遊動無力,有時焦燥不安,甚至竄出水面,生長緩慢,雖然死亡率不高,但以慢性病存在于魚體之中會嚴重影響魚類的生長,并且會降低魚類的免疫能力,并(繼)發其它魚病會造成嚴重死亡,有時魚病久治不愈可能就是或忽略了肝膽病症的所在。
(黃鳍鲷脂肪肝)
病情嚴重時,魚體色發黑,色澤晦暗,魚體有浮腫感,鱗片松動易脫落,遊動不規則,失去平衡,或靜止于水中,食欲下降,反應呆滞,呼吸困難,甚至昏迷翻轉,不久便死亡。
解剖發現肝髒顔色發生變化,呈花斑狀、土黃色、黃褐色等,膽囊變大且膽汁變黑。嚴重的脂肪肝還可引發肝病變,使肝髒失去正常機能。
此外,魚體抗應激能力很差,當捕撈或運輸時,常會引起魚體全身充血或出血,出水後很快發生死亡,或在運輸途中死亡。
(河魨脂肪肝)
二、發病原因
魚類脂肪肝病,學術上除了認定飼料蛋白質含量過高引起發病以外,還歸列為濫用藥物、水體惡化等等為其病因,我們權且當其理論性的東西并無實據。在實踐生産中,飼料蛋白質含量過高和喂料過度(這兩點和肝膽綜合症病因相同)絕對是主要發病原因,羅列的其它因素可以暫時忽略。
1、魚類攝食的飼料蛋白質含量過高和碳水化合物過多。
人為亂用飼料喂魚,可能導緻魚類攝食的營養中能量蛋白比過高,比如:用鯉魚(蛋白需求高)料喂團頭鲂或草魚(蛋白質需求低),用魚苗(水花)、苗種(蛋白需求高)飼料喂成魚(蛋白質需求低),或者說草食性魚類需要以植物性蛋白為主的飼料卻改喂以動物性蛋白為主的飼料(可以形象比喻為馬兒吃肉老虎吃草,不生病才怪),或者飼料配比營養不當或者飼料配方裡碳水化合物占比過多,都會引起魚類生理接受不了。
高蛋白質飼料易誘發肝髒脂肪積累,破壞肝功能,幹擾魚類正常生理代謝。碳水化合物含量過高,會引起魚類糖代謝紊亂,造成内髒脂肪積累,妨礙正常的機能,其主要病變部位是肝髒,大量的肝糖積累和脂肪浸潤,造成肝腫大,色澤變淡,外表無光澤。
2、投喂飼料過度。
每天多次不間斷地超量投喂飼料,引起魚體生長過快,會出現肥胖和肝病。現實生産中,有人平時惰于不喂或者少喂,或者由因行情變好急于上市突然猛喂飼料以圖催促魚兒快長,在這種情形下,除了暴發腸(胃)炎外,也會引發肝膽系列病症。
3、其它因素。
另外,理論上還有維生素缺乏、濫用藥物、水體惡化、飼料變質和含有有毒物質等等。本文從略。
三、防治措施(魚類肝膽病症同法)
1、選擇信譽好的專業飼料生産廠家配制的飼料,科學投喂,葷素恰當,合理飼養。
2、均衡喂料。全年除了魚兒低溫閉口不吃(多為水溫10度以下)外,平時都得按需喂食,不能暴飲暴食,更不能讓魚長期處于饑餓或半饑餓狀态(瘦身魚例外)。
3、定期或不定期(一周、十天或半月、一月均可)停料一次或一天,或者投喂幾天的降低蛋白質含量的飼料,盡量減輕或放緩肝膽解毒的不利負擔。
4、以投喂人工飼料或糧食類飼料為主的草食性魚類(比如草魚、武昌魚),定期或不定期(一周、十天或半月、一月均可)兼喂或改喂草料,以滿足其天然食性的需求。
5、在平時飼養過程中,保持餌(飼)料新鮮,防止蛋白質變質和脂肪氧化分解,防止飼料受潮發黴。不要長期投喂藥餌,不要在飼料中添加對魚類肝髒有損害的藥物,要做到合理用藥,少用副作用大和殘留高的魚藥。
6、發現魚類肝髒(膽、脾髒)出現病變時,除了及時加注新水、加開增氧機、使用水體消毒劑等等常規手段外,需内外兼治方可有效,投喂中草藥(比如清熱解毒的三黃散,可在藥房自配煎汁拌料)以及市售治療肝膽病的專用藥物(或者添加有維生素、營養元素)藥餌,一般投喂5-7天為一個療程。
7、草食性魚類(比如草魚、武昌魚)發病時,減少或停止人工配合飼料的投喂,加(改)投草料,是最好的預防和輔助治療手段。
8、魚兒發病時,采取饑餓療法,立即停喂或者減量投喂三至五天。
水産實踐人士,共謀漁業繁榮!敬請關注我的頭條号@漁人劉文俊,更多精彩内容請登錄西南漁業網和養魚第一線公衆号,本文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内容補充請私信或留言或評論分享!#魚病##魚病診斷##水産養殖##養魚##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