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焦火盛面赤喉嚨痛下肢涼?傳說故事宋代京城名醫王懷隐在一天雨後到後院查看晾曬的中草藥材,發現新購進一堆小麥,便問夥計:“這些又癟又空的小麥,何人送來?”夥計回答:“是城南張大戶送來的”他正欲說什麼,忽然來了一位急診病人,病者丈夫對王懷隐懇求道:“王先生,我娘子近來不知何故,常常發怒,有時哭笑無常,整日心神不甯,有時甚至還傷人毀物,真有點怕人,今請先生施恩,為她除病驅邪”,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上焦火盛面赤喉嚨痛下肢涼?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傳說故事
宋代京城名醫王懷隐在一天雨後到後院查看晾曬的中草藥材,發現新購進一堆小麥,便問夥計:“這些又癟又空的小麥,何人送來?”夥計回答:“是城南張大戶送來的。”他正欲說什麼,忽然來了一位急診病人,病者丈夫對王懷隐懇求道:“王先生,我娘子近來不知何故,常常發怒,有時哭笑無常,整日心神不甯,有時甚至還傷人毀物,真有點怕人,今請先生施恩,為她除病驅邪。”
王懷隐切了切那婦人的脈,又問了幾句病情,捋須笑道:“不必驚恐,此乃婦女髒躁症也。”言畢,信手開了一方,上書:甘草、小麥、大棗三味藥,意用漢末醫聖張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良方“甘麥大棗湯”治療婦女更年期出現的精神與心理方面的症狀。那漢子持藥扶病婦臨行時,又補充一句病情:“先生,我差點忘了,她還常常夜間出汗,汗液常濕透衣衫呢!”王懷隐點頭答道:“嗯,知道了,先治好髒躁症再說吧。”
五日後,夫婦倆來拜謝王懷隐:“先生救苦救難的大德,我們倆終生難忘。真是藥到病除,不愧為杏林名醫啊!”王懷隐關切地問:“今天再來治盜汗症?”那婦人笑道:“不必了,已一并痊愈。”王懷隐暗自思忖,難道“甘麥大棗湯”也有止盜汗的作用?後來,他有意以此方又治了幾個盜汗症的病人,由于是用成熟飽滿的小麥,結果均不見效,他大惑不解,正在這時,店堂小夥計與張大戶的争吵聲驚動了王懷隐。夥計手握一把張大戶送來的小麥說:“這樣的小麥我怎能收?你别以為做藥就可以将就用,這癟麥子你拿回去吧!”王懷隐聽罷,憶起上次那婦人所用的小麥就是張大戶送來的癟麥子,于是急忙上前問道:“張老兄,你這麥子是……”未等先生說完,張大戶便紅着臉訴出了實情:“這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麥子,我舍不得丢棄,估計治病用大概可以吧!上次送來時,不也是被那一個夥計收下了嗎?”王懷隐聽罷,從中似乎悟出了什麼,便吩咐夥計:“暫且收下吧,另放一處,并要注明‘浮小麥’三個字。”
【性味】甘,涼。
【歸經】歸心經。
【功效】固表止汗,益氣,除熱。
【主治】用于骨蒸勞熱,自汗盜汗。
臨床應用
1、自汗,盜汗。本品甘涼入心,能益心氣、斂心液;輕浮走表,能實腠理、固皮毛、為養心斂液,固表止汗之佳品。凡自汗,盜汗者,均可應用。可單用炒焦研末,米湯調服。治氣虛自汗者,可與黃芪、煅牡蛎、麻黃根等同用,如牡蛎散(《和劑局方》);治陰虛盜汗者,可與五味子、麥冬、地骨皮等藥同用。
2、骨蒸勞熱。本品甘涼并濟,能益氣陰,除虛熱。治陰虛發熱,骨蒸勞熱等證,常與玄參、麥冬、生地、地骨皮等藥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5~30g;研末服,3~5g。
【使用注意】表邪汗出者忌用。
古籍摘要
1.《本草蒙鑒》:“斂虛汗”。
2.《本草綱目》:“益氣除熱,止自汗盜汗,骨蒸勞熱,婦人勞熱。”
3.《本經逢原》:“浮麥,能斂盜汗,取其散皮腠之熱也。”
經驗方
1.治盜汗及虛汗不止:浮小麥不以多少。文武火炒令焦,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湯調下,頻服為佳。一法取陳小麥用幹棗煎服。(《衛生寶鑒》獨聖散)
2.治男子血淋不止:浮小麥加童便炒為末,砂糖煎水調服。(《奇方類編》)
平台推薦最受歡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從臉色看健康知疾病
吃貨們看過來,這些食療清暑又祛濕
本平台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官方今日頭條号,如您還未訂閱,請添加訂閱,免費獲取更多實用權威健康養生内容,或可關注“雲南中醫”微信号(yunnanzhongyi)。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