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以前有精神病可以考心理咨詢師嗎

以前有精神病可以考心理咨詢師嗎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5 09:00:24

作者|毛麗娜

編輯|李春晖

“二舅”治沒治好“精神内耗”這個病不好說,絕對向很多人、尤其是年長者科普了“精神内耗”這個詞。從“内卷”到“佛系”再到“精神内耗”,一個個新詞舊詞被掏出來,用以說明自己有病、時代有病。

也不能怪年輕人為賦新詞強說愁。醫學權威雜志《柳葉刀》刊載,2020年全球新增5300萬例重度抑郁症病例和7600萬例焦慮症病例;《經濟觀察報》則在今年5月報道過,上海封城一個多月後,心理熱線來電咨詢數量激增。

以前有精神病可以考心理咨詢師嗎(為了治好自己的精神病)1

有人久病成醫,有人嗅到商機。在各路平台的小廣告中、在豆瓣小紅書的分享中,兼職心理咨詢師似乎成了當代青年的最佳副業。治病之餘考個證,是自救亦救人,還是又一次無效内耗呢?

不論如何,在app又一次彈出“考個心理咨詢師”廣告時,居家隔離倆禮拜的張琰菲(化名)并沒像過去一樣直接關掉,而是點開頁面浏覽起來。

留條後路

“沒辦法,到了我這個年紀,會難以避免地焦慮起來。”28歲、北漂、在互聯網企業拿着不高不低的工資,工作内容不具備不可替代性,行業有一點風吹草動都夠張琰菲焦慮一陣子。

公司給員工配了心理咨詢師,預約即可享受免費疏導。但張琰菲總覺得那是公司布下套話的眼線,甯可去外面自己找人。市面上的心理咨詢師,收費大概在500/小時,一周兩次,一次聊2-3小時,一個療程起碼仨月。張琰菲去了幾次就開始肉疼,幹脆自己買書看。

“最開始沒想考證,就是覺得看病太貴不如自己看書。但今年大環境真的太差了,我想是不是得給自己留條後路了。”無門檻、通過率高、人才缺口大、越老越吃香、具備不可替代性,小廣告上的幾個關鍵詞确實直擊張琰菲痛點。另外,她也真認識一位兼職做心理咨詢的斜杠青年——學長。

以前有精神病可以考心理咨詢師嗎(為了治好自己的精神病)2

學長畢業後進入傳媒集團負責情感版塊,工作内容就是傾聽癡男怨女們的故事,并撰寫成長文。刊登出來的故事,隻是學長接收信息的百分之一,大量擊碎三觀的糾葛隻能學長一個人消化,比如“外甥愛上親舅媽”這種。時間長了,學長覺得自己受到負面影響,情緒出現了問題,于是購買了大量心理學書籍,開始自學治病。

自學了一段時間,學長不僅能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甚至可以用書中知識幫助身邊同事、朋友解決困擾。于是幹脆考了個國家心理咨詢師二級證書,正式持證上崗。“報社的活兒他也還在幹着,心理咨詢也一直在做,積累了不少經驗又不耽誤正經工作,多好啊。” 張琰菲有點羨慕。

以前有精神病可以考心理咨詢師嗎(為了治好自己的精神病)3

仗着自己是本地土著,晃悠了好幾年還在做基礎招聘的HR阿康,也準備考個心理咨詢師證。

“一直覺得自己是本地人,不用賺太多有份工作就行,所以工作上複雜的也不想學,就一直在做招聘。結果公司年初崗位合并,一下子把我開了。”阿康想着自己開價不高,很快就能再入職。

但土著身份似乎成了他最大的缺點。在網上溝通時,對方聽說他是本地人就不說話了。想加入考編大軍吧,又卷不過别人。

以前有精神病可以考心理咨詢師嗎(為了治好自己的精神病)4

“心理咨詢也算是HR的一個方向,我本科也有一些心理學相關課程,重新撿起來應該不難。而且不少企業、社區也要求必須配備心理咨詢師。”

除了張琰菲、阿康這些職場人,硬糖君調查發現,一些不上岸不罷休的畢業生,也準備順手考個心理咨詢師證書。

“證書多肯定不是壞事,萬一以後有用呢。”才離開校園的他們相信沒有白學的知識。值得注意的是,在學心理咨詢大軍中,還有不少執業醫師。“醫患關系太緊張了,我怕死有點想跑路。”

這火熱架勢,倒讓硬糖君想起自己畢業那年,人人都考會計證的場面。

有證心不慌

大概是做題考試行為模式深入骨髓,雖然2017年國家就已經取消了“國家心理咨詢師二級、三級證書”,但對張琰菲們而言,證書始終代表着一種行業認可。

“要我說就是亂。”在華東師範學了7年心理學的梅桑感慨,心理咨詢行業目前正處于混沌的轉型期,市面上所謂的“證書”其實沒有一個是被國家認可的,包括風很大的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證書。

在梅桑看來,非科班出身的人想進入這個行業,最好的途徑就是學曆教育。考研或者去國外深造,系統地進行理論及實操學習。海外不少大學都設有“心理咨詢”專業,且會為學生安排實習,積累咨詢數。國内設立“心理咨詢”專業的學校較少,且學費比普通專業貴不少,有的一年就要十萬左右。

但對于張琰菲、阿康這樣的非科班又要上班的門外漢,報班上課是他們唯一的選擇。“我的本科學曆還有工作經曆,跟心理咨詢完全不沾邊,想進入這個行業也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報個班至少有人給引路,最後還有個證書,也算是我接受過系統培訓,有執業資格的證明了。” 張琰菲說。

以前有精神病可以考心理咨詢師嗎(為了治好自己的精神病)5

但在梅桑看來,無論是中科院心研所還是國培網,甚至一些海外機構的培訓課程,含金量都不高。一套課程學下來隻能說摸到了皮毛,甚至連入門都算不上。

“這麼說吧,我學了7年心理學也不敢說自己能給别人做心理咨詢。心理學是心理咨詢的基礎,心理咨詢需要理論和技巧,不同流派的技巧、溝通方式也不一樣。那些幾個月的培訓,每一門課程都撒鹽似的講一點,能學到什麼?”

需要指出的是,這類機構授予的并不是“從業資格證”,而是“基礎培訓合格證”,最多就是證明你參加過相關培訓且通過了考試。據參加過心研所培訓的人透露,考試整體難度不大,以選擇題居多,基本就是穩過。

國家證書的取消是因為從業者反應準入門檻太低,不足以甄别。而證書取消後這個真空期,反而給了機構們自立标準的機會。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與心理咨詢相關的證書,都要通過機構報名,也算是另一種方式的“花錢買證”。

以前有精神病可以考心理咨詢師嗎(為了治好自己的精神病)6

依梅桑看,對于上班族而言,将培訓課程作為敲門磚也可以,但一定要選擇時間長的,培訓時間在2年左右那種。而理論知識再豐富,距離成為咨詢師也還差得遠,實操才是最重要的。

無論是入駐網上的心理咨詢平台,還是加入線下的心理咨詢機構,都要求入駐咨詢師有一定的咨詢小時數積累,一般需要100個小時以上。如果是相關專業學生,學校會不定期組織團體實操,比如北師大就有面向社會的免費心理咨詢活動,學生獲得實操積累,來訪者免費體驗服務。但門外漢顯然沒有這樣的機會,隻能交錢上機構提供的其他課程,換取入駐資格。

心理咨詢賺錢嗎

2021年,心理服務平台“簡單心理”發布《2020大衆心理健康洞察報告》,指出2021 年42.67% 的來訪者(即病患)選擇了單次費用500元以上的心理咨詢服務。第六屆中國精神分析大會的報告則顯示,國内心理咨詢師人才缺口高達43萬 。

單次收費賺得多、人才缺口巨大,這是各家培訓打出的廣告語、也是吸引張琰菲們的原因。但心理學科班的梅桑卻說,自己研究生 本科同學一共50來個人,最後真從事心理咨詢的就倆,其中1個還是因為有醫學背景,直接去了精神病院。

“前三年甚至五年根本不賺錢,要不家裡有錢為愛發電,要不做别的工作養活自己。”梅桑的同學基本都去了大廠,他自己也沒在這條路上走下去,而是考了編制端起鐵飯碗。就連著名心理學家嶽曉東都說,“這個行業賺不到什麼錢,但是他能讓你很有成就感。”

梅桑也承認,他所學的“心理學”偏重于理論知識,與心理咨詢還是有一些區别。心理學專業最好的結局,就是一路讀到博,最後留在高校做老師。另外硬糖君也從醫療系統了解到,心理咨詢師與心理醫生不同,前者沒有處方權。想做心理醫生就必須有執業醫證書,那對于外行人更是難如登天。

那就像考證廣告裡說的,兼職做個心理咨詢師能賺錢嗎?也挺難。

心理咨詢師的進階是靠個案累積,但對于非科班的新手,最難的就是獲得第一個來訪者。就像你去醫院,樂意花一樣的錢讓實習生給你看病嗎?

于是,新手咨詢師就隻能靠在知乎、豆瓣、小紅書等平台發廣告或者交錢上課,滿足條件後入駐機構,提供免費或極其低價(入駐機構需分成)的咨詢服務,積累自己的咨詢小時。與其他行業不同,心理咨詢師自己也是要做咨詢的,隔一段時間要去找督導對自己進行心理輔導。好的督導收費不菲,賺的那點咨詢費根本不夠。

以前有精神病可以考心理咨詢師嗎(為了治好自己的精神病)7

簡單心理平台部分督導咨詢費一覽

且心理咨詢是需要終身學習的,即使是從業多年已經可以獨立接待來訪者的咨詢師,也要不斷去學習、去花錢體驗其他流派來精進自己的水平。

當然,确實有人靠兼職做心理咨詢師賺了錢,比如張琰菲的學長。據說每年到了6月份考試季,他就會忙得四腳朝天。這一方面得益于學長早早進入了這個行業,一方面也與他所處平台,以及平台為他帶來的人脈有關。學長的采訪條線除了情感還有教育,作為一線記者他有機會與學生、家長直接接觸,獲取來訪者更水到渠成。

小紅書、豆瓣上也有人分享兼職做咨詢的緻富故事,但點開頭像不難發現,那些所謂“副業超過全職收入”的分享,多是機構号。真正在做兼職咨詢的人表示,倆月能有一個來訪者已經就不錯了,“9.9元咨詢15分鐘還得和平台分成,到手根本沒多少”。

“我建議與其考挂靠機構的心理咨詢師證,不如去考個社工證更靠譜。有心理咨詢知識儲備,又有社工證在手,可以進入社工機構工作。”梅桑試圖指路。

但張琰菲看完大量相關避坑分享後,已經決定放棄考證了。“要不我找找關系,加盟個心理咨詢培訓機構吧。淘金不如賣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