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條件的改變,家裡制作的菜肴也越來越豐盛了,尤其各平台媒體不斷地推出新的美食,也讓家庭主婦們在廚房裡大展身手。談到吃就離不開煎炒烹炸,而不可避免地要做一些油炸食物,逢年過節時也會展示廚藝。
同時也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就是炸出來的食物總是有些差強人意,比起廚師的手藝還是有點差異,那麼炸東西怎麼去控制油溫呢?不同的食物該用什麼樣的油溫去炸制呢?
這是個看着簡單卻很難解決的一個矛盾題!作為多年廚師長的我,試着從兩方面給大家提供一些方法,雖然也不是近乎完美的答案,但是借鑒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這個問題,涵蓋了油炸食物的為什麼和怎麼做的問題。
按照我們餐飲行業人的理解,炸東西通常有兩個過程,浸炸和高溫炸。
浸炸是低于150度油溫下的油炸方法,介于120度到140度左右。還要看食材的質地和出品的要求來決定油溫的高低。就是較低溫度的油炸稱之為浸炸,目的是讓食材裡外達到成熟一緻,不至于外熟内生。
高溫炸一般是六成熱或以上的油溫,也就是180度左右的油溫稱為高油溫。
高溫炸制的目的有定型、上色、炸脆、炸焦,達到外焦裡嫩的口感和效果,多半是為賣相服務。
廚師常用的手法多半是二者結合的方式,先浸炸至熟,再經過高溫複炸,達到最佳效果。
廚師控制油溫的烹調方法就是憑眼力、經驗來掌控幾成熱的油溫,通過長年累月的積累經驗,成熟的廚師會通過油鍋中油的變化來從容地控制溫度,達到食材想要的樣子。一成熱指的是30度,八成熱油溫就是240度,也就是說接近了油的燃點。
炸貨店的炸制工具是電炸爐(也可家用),上面自帶溫度控制儀器,需要多少度把開關設在那裡,到了那個溫度就會跳閘不再繼續加熱,而低于那個溫度時會自動升溫。
但多數家庭貌似沒有電炸爐,家裡炸東西就會有條件上的限制,如火力較弱,油溫升上來以後,如果放入稍多一點的食材,油溫立馬就降下來了,而且加熱很久也升不上去。所以炸制的效果要比廚師炸制的食物略差。
怎麼去控制油溫呢?
一、用油量:
比食材多出2到3倍的油量比較合适,油的容積大于食材的體積,這樣不至于迅速拉低油溫。
二、食材處理:
把大個食材加工成個頭較小的塊、條、片、丁等,縮小食材的面積。這樣方便成熟和控制油溫,進而影響食物的成熟度。速凍的食材含有大量水分,要解凍後再炸制,少量多次地下鍋操作。
三、挂糊處理:
水分較多的食材,或者需要外焦裡嫩的口感,最好挂一層澱粉糊或面糊,給食材包裹住一層外衣。澱粉類食材一般可以直接炸制。
四、合适的溫度:
三成熱的油溫适合滑肉絲,四成熱适合先炸定型後,轉入浸炸模式時使用。
通常炸東西的油溫需要五成熱,翻起小油花,用筷子蘸一點面糊放入油鍋裡,面糊迅速凝固并且自己較快速地浮起來。
五、識别油溫:
一成熱指的是30度,八成熱油溫就是240度。六成熱的油溫,油面比較平靜。一些形體較大的又需要外焦裡嫩的菜肴如松鼠魚、糖醋鯉魚等,需要六成熱高溫定型,
七成熱或以上的油溫用來二次複炸食物,多半是為了達到外皮酥脆的目的,迅速給食材帶來金黃色的視覺效果。
八成熱的油溫會從鍋邊冒出青煙,幾乎接近燃點,油煙味特别明顯。甚至油面上會有明火,一定要關火操作。
炸不同食物油溫多少度合适?
上面的回答已經有一部分答案了,具體到每樣炸制的食材,有點泛泛而衆了。
一般來說,炸制的油溫不要低于150度,也就是五成熱,而且要分次加入,不要一下子全倒進去,那油溫可能就會變成120度了,而低油溫的結果就是糊脫掉了,或者食材表面的外皮脫落了,就類似水煮的效果了。
大緻分為以下幾類:
澱粉類食物,如土豆、地瓜、芋頭、山藥等五成熱油溫炸制,根據食材的大小實時調整火力,升高或者降低油溫。
挂澱粉糊類食材,如菊花魚、溜肉段、炸烹蝦段、鍋包肉、糖醋裡脊、小酥肉、天婦羅、酥炸小黃魚等,宜用五成熱左右的油溫炸制,需要複炸時需要六到七成熱油溫。
面包糠類、軟炸糊(蛋泡糊)類食物,如炸雞排、炸魚排、雪衣豆沙、軟炸蝦仁、炸豆腐丸子、脆皮豆腐等,炸制的油溫在四成熱左右,或者介于四成和五成熱之間的溫度。
特殊品類食物,如油炸冰激淩、幹燒魚、紅燒鲫魚、回鍋複炸的菜品等,需要用七成熱的油溫操作,迅速定型防止外皮脫落。
為了給食物上色增加食欲,所以會采用二次複炸的方式讓食物呈現金黃色的色澤。如薯片從120度到180度的呈現出來的顔色效果是不一樣的,高油溫的烹調使薯片更具有食欲感,更具有吸引力。
炸制的時間一般在一分半到三分鐘不等,要看食材的質地、大小和出品要求而定。
大家好,我是輝哥,在餐飲行業工作多年,一直在不斷地前行。喜歡以上内容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在評論區補充。
#頭号周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