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一直喜歡的主食都是面食,尤其是包子,都是講究皮薄餡大,這樣做出來的包子才是北方人的最愛。其實在現今社會,交通運輸業這樣發達,南北方的飲食文化是相互交融的,因為現在各地的外來人口都在增加,所以食物不再是以地區為劃分,咱今天主要是談論包子,那咱就來說說它。
包子最開始出現的地方毋庸置疑肯定是在北方,但是現在好多南方地區也出現很多做包子的地方,當然雖然都是包子,還是有區别的,它們的區别小編總結了以下幾點。
南方包子vs北方包子
首先是個頭大小,南方的包子一般做的都是比較小,而且都是非常精緻的,吃的時候也是比較文氣;北方的包子就是一個字大,不大還不喜歡,說這樣吃着比較過瘾,當然吃的時候也是比較豪爽的。
其次是它們的餡不同,這點好多吃貨朋友們都說對了,咬一口看到餡就知道了,這裡就是南北飲食文化的差異了,南方人的口味都是比較清淡,他們做出來的包子的餡也是比較清淡的,當然他們還會給包子放入各式各樣的餡,像豆沙餡、芝麻餡、蟹黃餡等。這對于北方人是不能接受的,包子怎麼可以放這些奇奇怪怪的餡,包子就應該是肉餡的,而且北方人口味比較重,重油重鹽,做的稍微清淡些,就會感覺吃着沒味,這個也是南北地區飲食差異造成的。
再來說說包子的皮,南北方包子的皮差異還是很大的。南方的包子皮做的都是比較松軟的,會讓人有種吃點心的感覺,口感很好。北方的包子皮特别薄,因為北方人喜歡吃皮薄餡大的包子,所以這就要求包子皮的韌性要好,這樣的包子皮特别有嚼勁,而且包子餡差不多已經把包子皮浸透,所以吃起來還是有滋有味的。
南北方做包子的工具還是有差别的,北方的蒸籠很大,一籠屜整出來的包子最少有三四十個,這還是大包子,賣的時候也是按個賣,都夠八九個成年人吃的;而南方的蒸籠,非常的小巧精緻,一籠屜蒸出來的包子兩隻手都數的過來,而且他們的包子是按籠屜賣的,一籠屜包子一個成年人吃還有點不夠。當然南方人的飯量也是沒有北方人大的,有時候南方人北方人坐在一起,一看吃東西就能分辨出來的。
在北方,有以狗不理包子、慶豐包子為代表的京津包子,新疆烤包子、開封灌湯包;而在南方,則有小籠包、生煎包,還有四川的龍眼包子,昆明的破酥包,廣東則是叉燒包。當然,用以展覽的包子形狀也是做得相當逼真~
南方包子
南方的包子最有名的有上海生煎包和蟹黃包了。上海生煎包最初的名字叫“生煎饅頭”,在上海已有上百年的曆史。在上海,經營這種風味小吃的店鋪遍地都是。由于上海人習慣稱“包子”為“饅頭”,因此上海生煎包在他們口中一般被稱為”生煎饅頭“。
現在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到蟹黃湯包,但是最正宗的還是它的起源地江蘇了。蟹黃湯具有制作"絕"、形态"美"、吃法"奇"的獨特個性,以數百年的悠久曆史名聞遐迩,為中國五大名點之一包,出産地:江蘇靖江。蟹黃湯包的制作原料十分講究,餡為蟹黃和蟹肉,湯為原味雞湯,制作工藝精妙絕倫,非尋常百姓能掌握其中奧妙。
北方包子
北方的包子天津狗不理和慶豐包子,“狗不理”包子在天津負有盛名,已有100多年曆史。相傳該包子因創制人天津德聚号包子鋪店主高貴友的乳名狗不理而得名。狗不理包子以較好的豬肉,加姜,醬油、湯、香油、味精、排骨湯等拌餡,包上外皮後蒸制而成。做出的包子要求不走形,不掉底,不漏油,個個呈菊花形狀。其風味特點是選料精良、皮薄餡大、口味醇香、鮮嫩适口、肥而不膩。
“慶豐包子鋪”對包子的制做有着嚴格的質量标準,從原料産地、餡型調料、打餡手法、包子外觀、包子重量、上屜時間等都有嚴格要求,包子要薄皮大餡,外形美觀,食之松軟有勁,汁多爽口,味道鮮美等。同時,“慶豐包子鋪”經營的品種也十分豐富。包子既有傳統的豬肉大蔥、豬肉三鮮、素三鮮等,又有鮮蝦、豬肉梅幹菜、牛肉大蔥、牛肉胡蘿蔔等,豬肉大蔥餡和梅幹菜餡還有素三鮮是“慶豐包子鋪”的主打餡。
雖然南北方包子的制作上是有區别的,但是包子都是白白胖胖的,也是很吸引人的,看到這裡吃貨們是不是有想法了,那就趕緊去買吧,也不管南方的北方的,先來點解解饞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