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花木凋零、草枯葉落,難免會讓人産生一絲淡淡的憂愁,觸景生情,悲從心生。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每到秋季,咳疾必犯。因為,秋内應于肺,肺在志為憂,悲憂易傷肺,再加她多愁善感的性情更容易受到影響,導緻咳疾愈發嚴重。古人認為秋季的養生應做到“使志安甯,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意思是說,以一顆平常心看待自然界的變化,可外出秋遊,登高賞景,令人心曠神怡;或可多接受陽光照射,保持内心甯靜,轉移低落情緒。
另外,秋季氣候變化較大,早秋氣候以濕熱為主,中秋前後以燥為主,晚秋又以涼、寒為主,應注意根據氣候變化添加衣物,防止因受涼而感冒或誘發其他疾病。
秋季飲食調養應遵循“養陰防燥”的原則,宜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而白色入肺,因此,這段時間常吃藕、百合、白蘿蔔、鮮山藥、銀耳、白果、蓮子、荸荠等清補柔潤的“白色蔬果”;同時,中醫還有有“少辛增酸”的說法,因此可多吃些酸味食物,如:蘋果、梨 、石榴、葡萄、柚子、檸檬、山楂等,少食辛味食物,如:蔥、姜、蒜、辣椒等,以補肝氣、收斂肺氣。
藥補的基本原則應是以滋潤為主,忌耗散,輔以補養氣血之品,常用藥物如西洋參、南沙參、百合、芡實、玉竹、麥冬、天冬、地黃等。
現介紹幾種藥材常見,沖泡簡單的茶飲配方,每日适量飲用,以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的目的。
01 秋菊參芪茶
原料:杭白菊、西洋參各2克,黃芪1克,綠茶少許。
用法:綠茶沖泡好,然後将西洋參、黃芪、杭白菊放入熱茶中,悶泡10分鐘後即可。
功效:除秋燥、滋陰補腎、益氣養肝。
02 菊楂陳皮茶
原料:生山楂10克, 杭白菊、陳皮各5克。
用法:将生山楂、杭白菊、陳皮沖洗幹淨,放入杯中,然後沖入沸水,悶泡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燥濕、清熱去火、健胃消食、理氣寬心。
03 菊楂決明茶
原料:決明子、杭白菊、生山楂各20克。
用法:将決明子、生山楂洗淨,杭白菊用涼水泡發。然後在茶壺中倒入800ml清水煮沸後,加入決明子、杭白菊和生山楂,用慢火煎煮10分鐘即可。
功效:促進腹内積食消化,利于腸胃健康。有效預防和治療因氣溫下降而引起的血脂、血壓增高。
4 秋菊棗果茶
原料:杭白菊3-5朵,蘋果1個,紅棗5-8顆,蜂蜜适量。
用法:杭白菊泡發,将蘋果去皮去核後切成小塊。在1000ml清水中放入菊花、蘋果和紅棗,然後用大火煮沸, 再轉小火慢煮10分鐘,調入蜂蜜即可。
功效:養陰生津、消渴解毒,對“秋燥”帶來的種種不适有防治作用。
(文/上海長海醫院藥劑科 樂韻)
■ 上海仁會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支持
本文版權屬于上海藥訊,配圖來自網絡,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