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是社會上值得關心和愛護的群體,老人的免疫力也非常的低,很容易感冒。今天我們告訴大家的是老人得了關節炎怎麼辦?大家是否知道什麼是關節炎嗎?其實老人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都是風濕免疫性疾病,但它們是有根本的區别。下面,老人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的區别。
1.發病情況不同:風濕性關節炎初發年齡以9-17歲多見,男女比例相當。類風濕關節炎以中年女性多見。
2.病因不同:風濕性關節炎是鍊球菌感染造成,而類風濕關節炎是多種原因引起的關節滑膜的慢性炎症。
3.症狀不同:風濕性關節炎常見累及大關節(膝關節、肘關節等),不造成關節的畸形。還有環形紅斑、舞蹈症、心髒炎的症狀。類風濕關節炎往往侵犯小關節(尤其是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腕關節),也會侵及其他大小關節,晚期往往造成關節的畸形。還可出現類風濕結節和心、肺、腎、周圍神經及眼的内髒病變。
4.實驗室檢查不同:風濕性關節炎抗O高,類風濕關節炎往往類風濕因子高,CCP、AKA會出現陽性。
5.治療不同:風濕性關節炎以消除鍊球菌感染為主,青黴素是首選藥物。同時對于關節疼痛、心髒炎等進行相關處理。類風濕關節炎以防止關節破壞,保護關節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目标。用藥上及早應用慢作用抗風濕藥。在關節疼痛腫脹期間應用非甾體抗炎藥控制疼痛等症狀。出現内髒并發症時進行相關治療。
6.預後不同: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後關節無變形遺留。類風濕關節炎晚期會出現關節畸形。
風濕專家提醒廣大亞健康群體,如果有類風濕疾病家族史、關節出現晨僵、疼痛、腫脹6周以上,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别輕易當作普通關節炎而耽誤治療。遵從醫囑是對病人自身康複最好的辦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