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煲湯藥材大全有哪些

煲湯藥材大全有哪些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4-30 00:13:47

  很多的朋友們大家都喜歡煲湯煲湯時可以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還可以從中體會到那種美味的美食,很多的食材也可以用中藥來,代替煲湯那麼接下來,要帶領大家來一起了解一下煲湯藥材大全都有哪些?

  常用藥材

  陳皮:調中理滞、順氣消痰、宣通五髒。(要刮瓤洗淨)

  田七:又名三七,止血、散瘀。(洗淨,樁碎)

  枸杞子:又名杞子,益精明目、潤肺清肝、滋腎益氣。(洗淨)淮山:補脾肺、清虛熱、固腸胃。

  銀耳:滋陰養胃、潤肺生津、養顔,不含膽固醇。(清水浸1小時,撕碎)

  木耳:補氣血、潤肺止血,對動脈硬化有療效。(清水浸1小時,入滾水5分鐘,取出過冷水)

  南杏仁:又名甜杏仁,潤肺平喘、生津開胃、潤大腸。(入滾水5分鐘,去衣洗淨)

  北杏仁:又名苦杏仁,去痰甯咳、潤腸。(同南杏仁)

  清補涼:清補(包括玉竹、百合、蓮子、龍眼肉、薏米、淮山、芡實)

  北芪:又名黃芪,補血、補脾益氣、壯筋骨。

  花旗參:益血補脾肺。

  黨參:補脾補氣、生津益氣。

  沙參:養陽潤肺、益胃生津、清熱。

  高麗參須:補氣。

  蓮葉:去暑。

  人參:性甘、微苦、微溫;含有人參素,人參副素、鈣質、鎂質、皂素,可安神養心,補肺氣、補五髒,健脾胃,皂素有溶血作用,可散發風濕性心髒引起的各種瘀血。

  桂枝:性甘、辛、溫,能增強代謝刺激粘膜充血,利關節、出汗,本經溫筋、通脈去風溫。

  靈仙:性辛、苦、宜五髒、散風濕、利關節,疏通全身筋脈。

  何首烏:性味苦、甘,微澀,所含大黃酸有明顯促進腸管蠕動作用,所含卵磷脂用于神精衰弱,促進血液新生發育,有強心作用。

  夜交藤:性味苦、甘,微溫,可治風濕頭暈、貧血、失眠。

  烏藥:性辛、香、苦、溫,能刺激清化粘膜兼有麻痹中樞作用。

  淮山:性味甘,平,含有豐富澱粉液質,可充五髒、健脾胃、補虛弱、解消渴、補脾利水之效。

  熟地:性甘、溫、微苦,含有糖質甘露密酵,地黃素及鐵質等,可滋腎補血、益髓填精,為滋養,強壯補血劑,有壯強神經之效,适用于貧血體虛,神經衰弱、呼吸困難等。

  園珠草:性熱、辛,有去寒濕、壯陽、強心,助氣之效。

  護心藤:性苦、溫、微香、邪氣痛腫、破堅血、利水暢通血脈。

  以上我們了解了這煲湯藥材大全,大家可以代償的生活當中做煲湯的時候可以進行,這些藥材來發揮他們本身的特效功能,而且還可以發揮它們的本身利用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