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烏龍茶應如何制作

烏龍茶應如何制作

美食 更新时间:2024-07-22 13:13:43

  随着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顯着提高,人們越來越學會享受了,因此喝茶便成了休閑娛樂的一道樂趣。有些人隻是感覺茶的味道濃厚,覺得很好喝,但是他們并不知道那些茶的制作方法是怎樣的,所以有些人便對此感到很好奇,想要自己動手試試效果。那麼烏龍茶應如何制作?

  烏龍茶的制作方法

  清代是武夷茶走向輝煌的時代,由綠茶發展到武夷岩茶就在清初。

  1650-1653年任崇安縣令的殷應寅(清康熙三十二年《建甯府志》卷二十二)招黃山僧制松羅茶。據安徽《歙縣縣志》載:松羅茶起源于明隆慶年間,即1567-1572年(陳宗懋《中國茶經》第148頁,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5月)。明聞龍于崇祯三年(1630)所着的《茶箋》中說及其工藝:“茶初摘時,須揀去枝梗老葉,惟取嫩葉。又須去尖與柄,恐其易焦,此松蘿法也。炒時須一人從旁扇之,以祛熱氣。……炒起出铛時,置大瓷盤中,仍須急扇,令熱氣稍退。以手重揉,再散入铛,文火炒幹,入焙。”此法當系精細的炒青綠茶工藝。

  松蘿法極為精細,加上武夷茶葉内質優異,故用此法制出的武夷茶品質極佳,得到朝野青睐是自然之事。 但是,由于武夷茶産量大增,要求精細的松蘿之法根本無法滿足需要,因而制作上也就出現粗制濫造的現象。曾在福建為官8年的周亮工(1612-1672)在其《閩小記•,經旬月,則紫赤如故”。“經旬月,則紫赤如故”此可能炒時過于大鍋,炒後堆放過厚,無法晾開扇去熱氣所緻。此茶說它是紅茶,又經炒青,說它是烏龍茶,又無做青。因此隻能說它是發酵了的炒青茶,當是岩茶(即烏龍茶)的前身和刍形。

  據周亮工年譜載:周36歲至44歲,即清順治五年至十三年(1648-1656)在福建任按察使,此時已進入清代,由此可以說,明末尚無烏龍茶和其他發酵茶制作工藝。

  在清代初年反複摸索的基礎上,于清康熙後期,武夷茶才逐步形成一種新型的岩茶制作工藝,即烏龍茶制作工藝。康熙三十年(1691年)入武夷山為僧的閩南同安布衣士人釋超全(此為文史學者林英喬據廈門、同安志的考證,見《農業考古》1992年第4期)的《武夷茶歌》可見一斑,其詩雲:“嗣後岩茶也漸生,山中藉此少為利”,此處“岩茶”非産地之稱,而屬工藝之名,因為此前這些茶樹也生長于岩中,而是采用團、餅和曬、蒸、炒青之制法,故未稱岩茶;“凡茶之候視天時,最喜天晴北風吹,苦遭陰雨風南來,色香頓減淡無味。”此四句當是講制茶要求的氣候,而不是指生長自然條件,如今不論是手工或機械制作,還是對天氣有所依賴,好天易制好茶,陰雨天就較難出精品;“鼎中籠上爐火紅(有的寫為溫),心閑手敏工夫細。”此二句似說明其時制法,已不像松蘿法,鼎中炒、鼎中幹燥,還要一人急扇之,以防其黃。而是鍋溫高達發紅,如爾後至今的岩茶炒青鍋溫,也高達如此,這是明顯的烏龍茶制法。稍後在他的《安溪茶歌》也雲:“溪(安溪)茶遂仿岩茶樣,先炒後焙不争差。”由此看出當時的岩茶制法是“先炒後焙”的,這明顯地區别于綠茶隻炒不焙、紅茶不炒就揉的基本制作工藝。綜上所雲:釋超全所作的《武夷茶歌》、《安溪茶歌》說明十七世紀後期武夷山已發明了烏龍茶制作工藝,隻是工藝上還不完善而已。

  後來,王草堂的《茶說》記述就較詳細了。文曰:“武夷茶采後,以竹筐(竹篩)勻鋪,架于風日中,名曰曬青,俟其青色漸收,然後再加炒焙。陽羨岕片,隻蒸不炒,火焙以成。松羅、龍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純。獨武夷炒焙兼施。青者乃炒色,紅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攤,攤而摝(搖的意思),香氣越發即炒,過時不及皆不可”。在崇安縣為令(1717~1722年)的陸廷燦,于1734年将此文編入其茶書《續茶經》。這種經曬、攤、摝、炒的制法屬烏龍茶制作工藝。

  看了上述對于烏龍茶應如何制作的介紹後,我想大家應該已經有所了解了吧。烏龍茶制作的方法有很多,我們要正确認識和掌握它的制作方法,好好加以利用。但我們不能太注重去享受,我們要養成動手的良好習慣,不要養成懶惰的壞習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