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諺語說:“感冒時宜吃,發燒時宜餓。”發燒者真的應該像民間諺語所說的那樣少吃或不吃嗎?回答是肯定的。發燒的時候,人體所有功能在生理應激反應增強期間都被調動起來了。在交感神經系統已經被激活的時候,這種生理應激反應增強期間的消化刺激會過度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發燒期間,人體可能會錯誤地把從腸道中吸收的物質當成變态反應原;最終,過度發燒偶爾會引發痙攣、虛脫和神志失常,所有這一切都可能因為進食而進一步惡化。
發燒,醫學術語又稱發熱。發燒能支持免疫系統戰勝感染劑,并使溫度敏感型病毒和細菌不能在人體内順利進行複制。
然而,感染并不是發燒的唯一原因。例如,濫用安非他命類藥物和戒酒反應都可導緻體溫上升。環境壓力也會引起中暑及相關疾病。
位于大腦底部的下丘腦相當于人體恒溫器。它由稱為熱原的流動性生化物質激發,熱原從免疫系統識别的潛在病竈開始,通過血液流動。人體組織會制造一些熱原,許多病原體也會産生一些熱原。下丘腦一旦發現熱原,便會告訴身體加強代謝,産生更多的熱量;并減少周圍的血液流動,保持這個熱度,從而導緻發燒。通常情況下,兒童發燒更厲害,也更容易,這反映了病原體對沒有經過考驗的免疫系統的影響。
有時候,發燒可能會嚴重到影響身體健康。例如,發燒超過105華氏度,就能威脅重要蛋白質的完整性和功能。細胞應激、梗塞(心髒病發作)、組織壞死、痙攣和神志失常等都是潛在的不良後果。如果發燒的程度超過了人體自身的降溫能力,使用“涼毯”和其他方法都是有好處的
家庭合理處理方法
青菜水和水果汁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
給寶寶多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實用,适合于所有發燒的寶寶。不要給寶寶喝冷的水,因為寶寶發燒時經常伴随有胃腸道症狀和咳嗽,喝冷水會加重這些伴随症狀。要給寶寶喝溫水。
溫水擦浴
即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 這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也适合所有發燒的寶寶。水的溫度32~34 oC比較适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鐘以上。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
溫水浴
水溫約比病兒體溫低3~4℃,每次5~10分鐘。
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發燒就不能洗澡,其實,恰恰相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寶寶降溫。溫水浴适合所有發燒的寶寶。
低溫室法
将病兒置于室溫約為24℃的環境中,使體溫緩慢下降。為使其皮膚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利降溫,需少穿衣服。有條件者,可采用空調降低室溫。這種方法适用于1個月以下的小嬰兒,特别是夏天,隻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如果寶寶發燒時伴随有畏寒、寒戰,就不能使用低溫室法。
退熱貼
退熱貼是近幾年的新産品,很流行,其實退熱效果一般,并不像廣告誇大的效果。在寶寶的額頭貼上一貼,寶寶的頭部會舒服一點,家長的心也會舒服一些。應該是有益無害吧。
冰敷
這種方法的利弊目前還有很多争議。我認為冰敷弊大于利,因為冰敷可能會引起寶寶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特别是伴随有畏寒、寒戰,更不能用冰敷。
酒精擦浴
嬰兒的皮膚很薄,酒精滲透性很強,可能通過皮膚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會刺激皮膚,引起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這種方法已經被摒棄了。
預防
夏天天氣熱,為了讓孩子舒服,父母一般愛用空調降溫。但孩子對内外溫差的調節能力還不是很健全,所以在夜間貪涼,把溫度調得太低了或被子蓋的不好就容易感冒發燒。還有的父母為了省電,可能也較少開窗,造成室内空氣的不流通,容易增加呼吸道疾病的危險,所以,在夏季使用空調時也要開窗通風。
飲食方面也不能讓孩子貪涼,孩子一般都好吃冷飲,這時要幫助孩子克制,不要一下子吃很多涼的東西。同時注意衛生,生吃的瓜果蔬菜要洗幹淨,給孩子經常洗手,尤其是吃東西前,腐敗的食物千萬不能吃。
寶寶發燒的7大盤點: 第1類“被多吃”的寶寶 家長都經常對孩子說“再吃點”“多吃點”,也有的家長追着寶寶喂飯,還有的家長即便孩子剛吃完飯,也會不停地往寶寶嘴裡塞東西。長年累月這樣“被多吃”。
專家的話:吃飯是人的自然生理現象,兒童也一樣有這樣的感知能力,家長不要強迫兒童多吃,更不能頓頓吃撐。明代醫書《萬密齋》中指出“要想小兒安,三分饑和寒”。兒童脾胃功能不足,雖然需要營養,卻不能多吃,吃多後容易消化不良,蓄積過多内熱誘發感冒。孩子的飲食要品種合理、葷素搭配,以達到孩子需要為度。比如喂奶時,孩子用嘴頂出來不吃,應立刻停止,不要強喂。
第2類不愛喝水的寶寶
果汁、牛奶、飲料替代白水,過多的甜食不僅傷害了很多孩子的牙齒,也影響了他們的消化功能。
專家的話:水參與了人體的所有代謝,喝水少自然愛生病,因此水也是預防和治療孩子感冒發燒最重要的“藥”。建議家長要從小讓孩子養成愛喝白開水、主動喝水的習慣,切不要用飲料、果汁替代白開水。通常1至3歲的孩子每天需飲水大約1200至1600毫升,除去飲食攝入的水分外,還應該每天直接飲水至少600毫升,冬季室内空氣幹燥,應适當增加飲水量。感冒、發燒及嘔吐或腹瀉脫水時更應頻繁飲水。
第3類穿得太多的寶寶
尤其老人帶的孩子,有些老人自己怕冷就覺得寶寶也怕冷,幹燥溫暖的室内也讓寶寶穿得裡三層外三層,小臉經常捂得紅撲撲的。
專家的話:寶寶們經常處于活動狀态,穿得過多,容易出汗,并引起内熱蓄積,稍有不甚就會引發感冒發燒。寶寶穿衣要根據氣候、室内溫度随時增減,以寶寶面色正常、四肢溫暖和不明顯出汗為宜。新生寶寶(出生28天内)在室内要比大人多穿一件。2至3個月大時,在室内可以和大人穿一樣多的衣服,室外多穿一件。更大一些的孩子,在室内可以比大人少穿一件,室外穿得和大人一樣即可。但家長要注意孩子腳的保暖,因為腳與上呼吸道黏膜有着密切的神經聯系,一旦腳部受涼就易引發感冒。
第4類少運動的寶寶
“别跑,小心摔着”,這是很多家長經常對孩子說的話,怕受傷、怕危險,有些寶寶四五歲了還不敢獨立行走,走到哪兒都要牽着大人的手,更不要說撒開腿跑。
專家的話:與活動量大的兒童相比,不愛運動的兒童,食量小,消化和吸收能力弱,免疫力較低,容易感冒發燒。同時由于不運動,身體的平衡性、協調性、柔韌性和耐力都得不到鍛煉,整體素質也會下降。因此建議家長要保證兒童每天有1小時戶外活動時間,大一些的兒童應每周進行3次體育鍛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