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功效是去火清熱,菊花加枸杞還可明目,菊花遍布于中國的每個地區,菊花茶是大家生活中最常喝的,感覺上火喝點菊花茶不錯加點紅棗。但是菊花茶不是每個人都能喝的,氣虛胃寒者不能喝,菊花外觀靓麗入藥能治療疾病,菊花也可起到美容的效果,放進粥裡加上幾顆紅棗。菊花的顔色有很多種,每種花色的有不同的話語。
注意事項】:氣虛胃寒,食少洩瀉之病,宜少用之。凡陽虛或頭痛而惡寒者均忌用。
①《本草經集注》:術、枸杞根、桑根白皮為之使。
②《本草彙言》:氣虛胃寒,食少洩瀉之病,宜少用之。【菊花的功效與作用】:疏風清熱;平肝明目;解毒消腫。主外感風或風溫初起;發熱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疔瘡腫毒。用于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
①《本經》: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皮膚死肌,惡風濕痹,利血氣。
②《别錄》:療腰痛去來陶陶,除胸中煩熱,安腸胃,利五脈,調四肢。
③陶弘景:白菊:主風眩。
④《藥性論》:能治熱頭風旋倒地,腦骨疼痛,身上諸風令消散。
⑤《日華子本草》:利血脈,治四肢遊風,心煩,胸膈壅悶,并癰毒,頭痛;作枕明目。
⑥《珍珠囊》:養目血。
⑦《用藥心法》:去翳膜,明目。
⑧王好古:主肝氣不足。
⑨《綱目拾遺》:專入陽分。治諸風頭眩,解酒毒疔腫。黃茶菊:明目祛風,搜肝氣,治頭暈目眩,益血潤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氣,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療肌熱,入氣分。【附方】:①治風熱頭痛:菊花、石膏、卅穹各三錢。為未。每服一錢半,茶調下。(《簡便單方》)
②治太陰風溫,但咳,身不甚熱,微渴者:杏仁二錢,連翹一錢五分,薄荷八分,桑葉二錢五分,菊花一錢,苦桔梗二錢,甘草八分,葦根二錢,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三服。(《溫病條辨》桑菊飲)
③冶風眩:甘菊花暴幹。作未,以米饋中,蒸作酒服。(徐嗣伯·菊花酒)
④治熱毒風上攻,目赤頭旋,眼花面腫:菊花(焙)、排風子(焙)、甘草(炮)各一兩。上三味,搗羅為散。夜卧時溫水調下三錢匕。(《聖濟總錄》菊花散)
⑤治眼目昏暗諸疾:蜀椒(去目并閉口,炒出汗,一斤半搗羅取未)一斤,甘菊花(未)一斤,上二味和勻,取肥地黃十五斤,切,搗研,絞取汁八、丸鬥許,将前藥未拌浸,令勻,暴稍幹,入盤中,攤暴三、四日内取幹,候得所即止,勿令大燥,入煉蜜二斤,同搗數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日午,熟水下。(《聖濟總錄》夜光丸)
⑥治肝腎不足,虛火上炎,目赤腫痛,久視昏暗,迎風流淚,伯日羞明,頭暈盜汗,潮熱足軟:枸杞子、甘菊花。熟地黃、山萸肉、懷山藥、白茯苓、牡丹皮、澤瀉。煉蜜為丸。(《醫級》杞菊地黃丸)
⑦治肝腎不足,眼目昏暗:甘菊花四兩,巴戟(去心)一兩,苁蓉(酒浸,去皮,炒,切,焙)二兩)枸杞子三兩。上為細未,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溫酒或鹽湯下,空心食前服
如上所述大家知道了菊花的藥用價值還知道了菊花茶不是适合每個人喝,但菊花茶真是好東西,要是身體承受得來喝這個可以美容養顔,菊花茶完全可以按照個人需求搭配,菊花能消除心火,作為植物的菊花供人觀賞,季節到了我們能在路邊看到野生菊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