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煙,喝酒都是不良的生活習慣,但是你知道嗎?适量喝酒其實是有助于身體健康的,喝酒有哪些好處呢?你絕對想不到,适量喝酒可以預防關節炎,不少老年朋友都容易患上關節炎,但是如果老人适度飲酒,是能起到預防關節炎的作用的。而且,喝酒也能帶來其他益處,下面作文庫知識百科就來詳細解說一下。
适量喝酒的好處
預防膽結石
膽結石的主要構成成分之一就是膽固醇。葡萄酒中的抗氧化物可以提高人體(包括膽囊)裡的有益膽固醇含量,減少有害膽固醇,從而預防膽結石的産生。
降低有害膽固醇
營養學家和醫學家都曾對“法國悖論”迷惑不解:法國人明明吃那麼多高飽和脂肪的食物,但他們冠心病的概率卻那麼低。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後來,研究人員發現,“法國悖論”的産生主要歸功于紅葡萄酒。紅葡萄酒是法國人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它可以減少有害膽固醇,預防血栓,從而降低冠心病的患病率。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女人每天應該喝一杯葡萄酒(100-150毫升),而男人可以喝兩杯(200-250毫升左右)。
激發大腦智能
葡萄酒可以提高人體有益膽固醇的含量,從而讓血液更通暢地流向大腦。研究人員相信,适量飲酒或許可以擴大大腦的血管,提高血流量,抗擊與癡呆症相關的有毒蛋白質。另外,酒精可以讓腦細胞産生可控性壓力,從而幫助它們更好地處理可能導緻癡呆症的強大壓力。
控制體重
實踐已經證明,長期适量飲酒(男人每天2杯,女人1杯)之後,人體可以有效地代謝酒精,不會引起體重增加。如果每周喝5-7杯酒,可以有效幫助減少吃零食和宵夜的次數,防止進食過量。比如,一杯淡味啤酒就可以讓你的腸胃産生飽足感,控制食欲,但又不會帶來過高的卡路裡。
适量喝酒可預防關節炎
研究人員調查了3萬多名女性的健康資料,她們出生于1914年到1948年之間,接受了長期的跟蹤調查,其中有些人一直被跟蹤到2009年。
分析顯示,那些每個星期飲酒量在3杯以上者,與不飲酒者相比患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要低52%;而每周飲酒4杯以上者,與每周飲酒不到1杯者相比患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也要低37%。這裡對一杯酒的定義是相當于含15克酒精,對飲用紅酒、啤酒等各種情況都進行了折算,這些不同的酒類在預防關節炎方面都有相似的效果。
研究人員說,關節炎是由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關節部位的健康組織引起,而酒精可以抑制免疫系統的這種作用,因此飲酒有助預防關節炎。
對于酒精的這種作用,近年來逐漸有研究予以揭示,比如2006年瑞典哥德堡大學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說,如果讓實驗鼠每日攝入少量酒精,能夠明顯降低它們患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2010年,英國設菲爾德大學研究人員也在《風濕病學》雜志上報告說,對一些關節炎患者的調查顯示,飲酒可以減輕他們的關節炎症狀。
所以說,适度飲酒對預防關節炎會有一定效果,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來規定自己每天的飲酒量,這樣既能滿足你的口欲,還能達到預防關節炎的目的。酒不是壞東西,但要适量飲用才行哦。
喝酒時,多少度的白酒對身體好?
在喝酒的時候,尤其是喝白酒的時候酒精的度數控制在40.9度是最合适的,這樣對身體的健康也比較有利,白酒的度數越高,那麼烈性也就會比較大,容易給身體的負擔加重。
而白酒度數比較低的話,那麼功效就會有所減少,所以說40.9度的度數更适合現代人們的生活節奏,并且适當飲酒也不會給人體造成傷害。而且在喝酒的時候最好是在下午的2:00~5:00,因為在這個時間段内,人體中的血糖含量比較的高,對于酒精的耐受程度也會更高一些,能夠減少酒精對身體的傷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