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做菜時,會加一點蔥姜蒜椒提味,但是你知道嗎?放蔥姜蒜是很有講究的,它們不僅能夠增加食物鮮味,還能殺菌去黴,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是很多人做菜都會加的調理。但是這些調味劑并不是想加就加的。下面和作文庫知識百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蔥姜蒜椒的神奇效力
先說說蔥姜蒜椒,在中醫眼裡是啥寶貝,它各自的神奇作用。
蔥,能通陽、發散、去腥膻;姜能暖胃、除腥;蒜有消毒殺菌的作用;花椒則能溫中氣。雖然,這四物為溫熱之調味,但這四種調料在夏天可以入菜。因為,中醫認為防寒涼,不僅僅是秋冬的事,即使在夏天人體内也有寒氣,吃點蔥姜蒜椒能防體内寒涼太過。
蔥、姜、蒜和花椒之類,是日常生活必備的調味品,如果在爆炒、清蒸、煲湯時加入它們,一定會提升食物的味道。但是,中醫上認為蔥姜蒜椒廚房調味品,除了能提味道外,還有相應的藥性作用,在平時我們做菜時,隻要善于使用,調整得當,這些調味品就能變為治病救人的“神藥”,我們就能成為妙手回春的“神醫”。因為,這些蔥姜蒜椒廚房調味品,具有消毒、殺菌、鎮痛、健胃、降血壓等神奇之療效。
做菜放蔥姜蒜椒有講究
肉類多放花椒
花椒是土生土場的中國原産香料,味辛、性熱,有芳香健胃、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解毒、止癢解腥的功效。花椒氣味芳香,能促進唾液分泌,增加食欲。還能使血管擴張,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除此之外,服食花椒水還能驅除寄生蟲。燒肉時宜多放一些花椒,有助暖作用,牛肉、羊肉更應多放。
魚類多放姜
生姜又稱“食物中的阿司匹林”,因為生姜裡含有姜酚,在抑制血小闆聚集的作用上,和阿司匹林相差無幾,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對關節疼痛、腫脹、發炎及牙痛等也有一定效果。還可有清胃、促進腸内蠕動、降低膽固醇、治療惡心嘔吐、抗病毒感冒、稀釋血液和減輕風濕病等多種功能。魚腥氣大,性寒,食之不當會産生嘔吐症狀。生姜既可緩和魚的寒性,又可解腥味。做時多放姜,可以幫助消化。
貝類多放蔥
營養學家發現,蔥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A、B、C以及鈣、鐵、鎂等多種營養元素,對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及皮膚真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呼吸道及腸道傳染病流行。大蔥不僅僅能夠緩解貝類(如螺、蚌、蟹等)的寒性,而且還能夠抵抗過敏。不少人食用貝類後會産生過敏性咳嗽、腹痛等症,烹調時就應多放一些大蔥,避免過敏反應。蔥裡提煉出的蔥素還有舒張血管的作用,有助于防治高血壓。更為重要的是蔥白能有效分解蛋白質,在烹饪含蛋白質和脂肪多的食物時,加上蔥就可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積,起到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血脂、血糖和血壓的作用。
禽肉多放蒜
大蒜以超強的殺菌能力聞名,是一種天然“抗生素”。因為其含有一種叫蒜氨酸的獨有物質,進入血液後會轉換為大蒜素。這種大蒜素即使被稀釋仍能殺死大腸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等多種病菌。蒜能夠提味。烹調雞、鴨、鵝肉的時候宜多放蒜,這樣使肉更香更好吃,也不會因為消化不良而瀉肚子。盡管大蒜對防病治病有諸多好處,但也不是多多益善。建議每天生吃大蒜不要超過4瓣,且不能空腹食用。而且陰虛火旺,并患有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腎炎、心髒病和便秘者最好不要生食大蒜。
關于蔥姜蒜椒的那些好處
蔥:能夠保護我們的血管
蔥,能提香氣、去異味,在做一些寒性大的蔬菜的時候,可以多放蔥來烹調,能起到緩和脾胃的作用。如茭白、白蘿蔔、綠豆芽等。
現代醫學和營養學證實并發現,蔥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A、B、C以及鈣、鐵、鎂等多種營養元素,對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及皮膚真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呼吸道及腸道傳染病流行。
現代科學從蔥裡,提煉出的蔥素,還有舒張血管的作用,有助于防治高血壓。更為重要的是蔥白能有效分解蛋白質,在烹饪含蛋白質和脂肪多的食物時,加上蔥就可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積,起到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血脂、血糖和血壓的作用。
姜:成為食物中的阿司匹林
生姜,具有清胃、促進腸内蠕動、降低膽固醇、治療惡心嘔吐、抗病毒感冒、稀釋血液和減輕風濕病等多種功能。
現代醫學與科學證實,生姜裡含有一種特殊物質,其化學結構和阿司匹林中的主要成分接近。所以,生姜就具有了和阿司匹林類似的稀釋血液和減輕風濕病痛的作用,對關節疼痛、腫脹、發炎及牙痛等都有一定效果。
蒜:現代生活中天然抗生素
大蒜,以超強的殺菌能力聞名。這是因為其含有一種叫蒜氨酸的獨有物質,當它進入血液後就會轉換為大蒜素,而這種大蒜素即使被稀釋仍能在瞬間殺死大腸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等多種病菌。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盡管大蒜對防病治病有諸多好處,也不是多多益善。過量食用大蒜,會在殺死腸内緻病菌,但同時也把腸内的有益菌殺死。所以,建議每天生吃大蒜不要超過4瓣,且不能空腹食用。
中醫認為,凡屬于體質陰虛火旺的,患有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腎炎、心髒病和便秘者,最好不要生食大蒜。
花椒:廚房香料藥房的中藥
花椒,味辛、性熱,有芳香健胃、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解毒、止癢解腥的功效。在中藥上能治療嘔吐、風寒濕痹、齒痛等症。
花椒,氣味芳香,能促進唾液分泌,增加食欲。還能使血管擴張,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如服食花椒水,還能驅除寄生蟲。
妙用
1、辣椒、生姜防治魚類小瓜蟲病。
初冬和春末夏初、水溫在15-25℃時,是魚類患小瓜蟲病的流行季節。病魚肉眼可見其體表、鳍條或鰓部有許多小白點,即為小瓜蟲。池塘邊看見病魚遊泳遲鈍,浮于水面,有時也集群繞池邊亂竄。如不及時采取措施治療,塘魚死亡率高達80%以上。此時,每畝水面均1米深可用半斤幹辣椒,加2兩幹姜片,混合加水4斤煮沸後,煎熬半小時,連渣帶汁兌水全池潑灑,連續兩天,每天一次即可治愈。
2、蒜頭、食鹽防治魚類的腸炎、豎鱗病。
魚類的腸炎病是指人們常說的四大病之一。病魚肛門紅腫,離群獨遊,行動緩慢,不吃食、魚體發黑。剖開魚體,腸壁充血發炎無食物,呈紅色或紫紅色。發病多以草、青魚為主。4-10月為流行季節。豎鱗病也稱"豎立病",病魚鱗片向外引張開、豎起來像松球一樣、并有爛鳍、鳍條基部充血、腹部有時膨大等症狀。此病常見于鯉、鲫魚及觀賞性魚類(如金魚、熱帶魚等),流行于水溫20-25℃時,病魚死亡快,且死亡率高。上述兩種病均可用蒜頭、食鹽防治。具體方法:
①防治腸炎病。每50公斤草、青魚種,第一種方法:用大蒜頭半斤加2兩食鹽拌2公斤飼料,混合投喂連續3-6天。第二種方法:用韭菜5公斤切碎加2兩食鹽充分攪拌,然後投入食台上連喂3-6天。
②防治豎鱗病。每50公斤清水加入搗爛的蒜頭半斤,給病魚浸洗數次,每次5-10分鐘。或用2%的食鹽水與3%的小蘇打混合液,浸洗病魚10分鐘。或單獨用3%的食鹽水浸洗病魚10-15分鐘。
③防治其它魚病。用3%-4%的食鹽水浸洗病魚5分鐘,或用0.5%-0.6%濃度的食鹽水浸洗病魚15-20分鐘,對各類魚的水黴、鰓黴等病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3、蒜頭防治甲魚的腐皮,穿孔等病。
甲魚腐皮病症狀是裙邊、四肢、頭部有腐爛現象,腹部紅腫甚至糜爛發炎。穿孔病症狀是背甲腐爛,骨塊露出,看上去有濃塊物腐蝕甲骨,嚴重時腹甲也腐爛。此兩種病是甲魚養殖的常見病,死亡率高,直接影響飼料經濟效益,可用抗菌素藥物加大蒜綜合治療。用法用量:每5公斤甲魚全價飼料,拌50克搗爛的大蒜頭,10克抗菌素粉,另加10毫升"鼈寶"攪在飼料中(最好另加100-150克粘合劑),投喂于食台上,連續使用5-6天,可達到治療此病的目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