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痛風要吃低嘌呤飲食,這是廣大痛風患者的共識,于是有不少痛風病友都在一邊吃藥一邊吃肉。那麼,一邊吃藥一邊吃肉,吃的什麼肉?可不可以一邊吃藥一邊吃肉?
飲食确實能引起痛風痛風患者是由于體内代謝障礙等原因而使尿酸生成過多。倘大部分尿酸都是由體内産生的嘌呤合成的,也可由含嘌呤的食物生成若進食牛羊肉、肉湯、内髒、海鮮等大量含嘌呤的食物,可以讓血液中尿酸濃度明顯升高,導緻尿酸鹽沉積而産生炎症。特别是急性關節炎期的患者,飲食是誘發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什麼是什麼是低嘌呤、中嘌呤和高嘌呤飲食?
痛風患者适宜低嘌呤飲食,中低嘌呤食物、中嘌呤食物可以少量食用,高嘌呤食物建議不要食用。
食物嘌呤含量表
肉類大多數屬于高嘌呤食物,主要從這幾個方面影響痛風患者的尿酸:
痛風患者确實是需要避免一些食物,但并非所有含嘌呤的食物尤其是肉類都不能吃。
對大多數人而言,控制飲食可能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但是在控制尿酸水平方面并不起主要作用。控制疼痛和降低尿酸水平往往需要藥物治療。
所以,現在的痛風飲食建議避免和限制一些食物,但并不是堅決杜絕一些食物。通過合理和健康飲食來控制體重,降低痛風的風險。
不少痛風患者對肉敬而遠之
痛風患者可以吃肉嗎?高嘌呤食物并不是不能吃,而是有條件的吃。
痛風患者需要注意總體嘌呤攝入量,在緩解期不用對某一種食物斤斤計較。
比如,你讓四川的痛風患者不吃火鍋,怎麼可能做到?吃進某種東西導緻尿酸飙升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就像你吃了一口羊肉,晚上不一定會立即發作痛風;另外,很少有痛風患者能做到完全的忌口。
我們要求,每天要控制嘌呤的總攝入量,而不是限制某一種食物,通常來說:
當然,超高嘌呤食物,比如動物内髒、濃肉湯、海鮮等,還是要盡量避免,而其他大多數食物,隻要不是暴飲暴食即可。如果肉吃多了,其他嘌呤比較豐富的食物就要少吃或者不吃,不要讓總的嘌呤攝入量超标。
也就是說,其實痛風患者是可以吃肉的,但是不要吃太多的肉,也不要在吃肉的時候,同時攝入其他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讓四川的痛風患者不吃火鍋是不可能的事
痛風患者怎麼吃肉?痛風患者吃肉,在不同的痛風期,應該有不同的方式。
急性期盡量少攝入高嘌呤肉類
痛風患者對肉類的選擇該如何選擇呢?
肥肉和肉湯盡量不要吃
正确的肉食烹饪方法通過吃素和大量喝水,确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高尿酸和痛風的病情,但是這就會引起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營養不良。營養不良會導緻機體抗病能力下降,對整個病情的緩解沒什麼幫助。
也就是說,痛風患者可以适當的吃肉。既然痛風患者能吃肉,那麼能吃什麼肉呢?
瘦肉酥肉是痛風患者比較好的選擇
如果你痛風或高尿酸血症,但是又無法改掉自己的生活習慣,尤其是“無肉不歡”。那麼,在進食肉食時,不妨試試先把肉用水煮過,讓嘌呤融入水後,去湯了再适量食用。通常來說,痛風患者吃肉有十種方法:
水煮肉隻吃肉不喝湯
痛風患者可以邊吃藥邊吃高嘌呤肉類嗎?痛風患者要控制嘌呤的攝入沒有錯,但不能一杆子打死一類食物或隻認準一類食物,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安排、均衡飲食、按時吃藥、定期複查,才更有利于病情的恢複。
肉類中含有人體必需的優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适量的吃一點對健康才是更有利的,而不是完全杜絕不吃。認為靠完全吃素來控制尿酸是不對的,容易造成營養不良,降低身體抵抗力。隻要不貪嘴,完全可以做到不用邊吃藥邊吃肉。
但是,有痛風患者會認為,因為大部分尿酸來源于人體自身,即使完全做到了低嘌呤飲食,血尿酸水平也最多降低 60 μmol/L,僅能降低血尿酸的15%~20%,并不能完全控制并緩解痛風的病情。也就是說,有痛風患者完全放棄了控制飲食,選擇了邊吃藥邊吃高嘌呤肉類。
從生活習慣降尿酸并不代表替代吃藥
誠然,控制尿酸,不要以犧牲身體營養需要和生活質量為代價;而且對于絕大多數痛風的人而言,血尿酸降低 60 mmol/L 是無法達到 360 μmol/L 以下或300 μmol/L 以下(有痛風石)的目标血尿酸值。
那麼,他們選擇了邊吃藥邊吃高嘌呤食物,這樣的做法正确嗎?
回答是,隻有同時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和規範用藥,才是與痛風鬥争的訣竅:
也就是說,若想要更直接、更有效的降低尿酸、減少痛風發作的幾率——就必須進行藥物治療。而且不能在食用肉類等高嘌呤食物時,随便提高藥的劑量,需要規範的服用藥物。
限制嘌呤食物的攝入,達到目标值以後也不能停藥,而是逐漸把藥物劑量減少到能夠維持血尿酸在目标值以下的最小劑量,并長期維持着。這個“最小劑量”因人而異,有些人可以減到隔日1粒藥,甚至隻需要每周吃兩次藥。
#健康科普排位賽# #清風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