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怎樣吃海鮮才健康 吃海鮮不可不知的11個細節

怎樣吃海鮮才健康 吃海鮮不可不知的11個細節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2-09 10:11:55

  海鮮有鮮美、珍貴等特點,讓人非常喜歡吃,但是很多人對于海鮮的安全性我們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海鮮常常讓人望而卻步。其實吃海鮮隻要注意以下幾個細節,就可以放心吃啦。

  1、海鮮不要喝水果一起吃

  魚、蝦、蟹等海産品附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其鈣等營養素。而水果中附有較多的鞣酸,假如吃完海産品後,即将吃水果,不僅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汲取,海鮮中的鈣還會與水果中的鞣酸相結合,構成難溶的鈣,會對胃腸道産生刺激,甚至導緻腹痛、惡心、嘔吐等症狀。最好間隔2小時以上再吃。

  2、海鮮煮不熟會産生細菌

  海鮮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熱性比較強,80℃以上才能夠殺滅。除了水中帶來的細菌以外,海鮮中還可能存在寄生蟲卵和加工帶來的病菌及其病毒污染。平常來說,在沸水中煮4-5分鐘才算徹底殺菌。所以,在吃“醉蟹”、“生海膽”、“醬油腌海鮮”之類不加熱烹調的海鮮一定要慎重,吃生魚片的時候也要保證魚的新鮮及其衛生。

  3、死貝類病菌毒素多多

  貝類本身帶菌量比較高,蛋白質分解又很快,一旦死去便大量生殖病菌、産生毒素,同時其中所含的不飽及其脂肪酸也容易氧化酸敗。不新鮮的貝類還會産生較多的胺類及其自由基,對人體健康導緻威脅。選購活貝之後也不能夠在家存放太久,要盡快烹調。過敏身體素質的人很應當注意,因為有的時候候過敏反應不是因為海鮮本身,而是在海鮮蛋白質分解過程中的物質導緻的。

  4、吃海魚留神汞中毒

  資料顯示,多種海魚汞含量偏高,尤其是食肉性海魚。經常吃海魚的人,血汞指數偏高。調查還發現,一些心肌梗死患者有愛吃海魚的習慣。資料顯示,汞含雖較高的海鮮包括金槍魚、鲈魚、鳕魚、大比日負、旗負、鲨魚、黑斑鳕等。魚肉含有高蛋白質、低飽利脂肪,可惜現在汞含量升高。生活中的雙刃劍越來越多,因此,吃海魚也别太過量。同時,吃海魚時要注意以下問題:①選擇吃體積較小的魚類;②盡量少吃鲨魚、劍魚、魚翅、金槍魚、石斑魚、鳕魚、鲭魚等;③少吃魚内髒、魚頭、魚皮;④搭配吃些兩蘭花、西紅柿、果仁、香菇、蘋果、全麥食品等。

  5、關節炎患者少吃海鮮

  因海參、海魚、海帶、海菜等含有較多的尿酸,被人體吸收後可在關節中形成尿酸結晶,使關節炎症狀加重。

  6、蝦類忌與維生索C同食

  美國科學家發現,食用蝦類等水生甲殼類動物同時服用大量的維生素C能夠緻人死亡,因為通常被認為對人體無害的砷類食品在維生素C的作用下能夠轉化為有毒的砷。

  7、吃海鮮要适量而止

  吃海鮮要注意控制一個量,不要貪吃,不要短時間攝入過量的海鮮食物,飲食不當容易拉肚子。

  8、過敏者少吃或不吃海鮮

  有的人對海鮮過敏但不是對所有海鮮都過敏的,有的可以吃,有的不能吃,但是畢竟都是海鮮的,最好少吃或者選擇不吃,避免再次過敏。

  9、腸胃不好少吃或不吃海鮮

  腸胃不好的人盡量少吃海鮮的食物或者選擇不吃。因為海鮮大部分都是寒性的食品,會導緻腸胃受傷,導緻惡心,腹瀉等腸胃症狀。

  10、吃海鮮不喝茶

  茶葉中含有鞣酸,而海鮮中含有豐富的鈣質,兩者結合會形成難溶的鈣。因此在食用海鮮前後均不宜喝茶,最後相隔2小時以上。

  11、吃海鮮不喝酒

  很多人喜歡系海鮮的時候搭配啤酒,但是其實并不健康。蝦、蟹等在人體代謝之後會形成尿酸,尿酸過多會引起痛風、腎結石等病症。大量食用海鮮的同時喝啤酒的話,會加速體内尿酸的形成,并不利身體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