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骨折後補膠原蛋白
第二章:探秘蛋白新來源
第三章:會說謊的心電圖
骨折了怎麼辦?去醫院,這是大家腦袋裡面的第一反應。但是不知不知道骨折之後要如何讓自己的骨頭更好的愈合起來呢?首先骨折是要先補充膠原蛋白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骨折後補膠原蛋白
65歲的張女士走路時摔倒造成右手臂骨折,被家人送至黑龍江省醫院治療。骨外二科護士長楊亞紅在護理查房時發現,張女士的女兒給張女士送來骨頭湯、鈣片、黃瓜子粉等各種補鈣品。楊亞紅當即告訴張女士,骨頭湯、鈣片、黃瓜子粉等這些含鈣品暫時先少吃,骨折初期每天要多吃些豬蹄、皮凍、魚皮類等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4周後再開始大量補鈣。
楊亞紅介紹,骨骼的再生主要依靠骨膜、骨髓,而骨膜、骨髓隻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如果骨頭裡缺少膠原,彈性就會降低,隻有膠原與鈣巧妙結合才能使骨頭硬而不脆。骨折後如果攝入大量的磷和鈣就會使骨質内無機質成分增高,造成骨質内有機質與無機質比例失調,反而阻礙骨折的早期愈合。
骨折康複非靜養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于是許多人認為骨折後要躺在床上靜養三個多月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武漢協和醫院康複科楊朝晖教授說,骨折後休息不等于卧床靜養,而是要積極進行康複理療訓練,才能恢複得更好。
老喬年前因車禍送到武漢協和醫院救治,經診斷為左側肱骨外上髁骨折,在骨科及時進行清創手術,并用石膏固定患處。1個月後,解除固定的石膏後,老喬的肘關節腫脹得該側上肢各個關節都不能活動,上臂持物無力,手不能握拳,整個手臂肌肉僵硬,生活自理受限。
骨科醫生建議轉入康複科進行後期康複治療。在康複科,醫生,技師和患者是一對一治療,實施以超聲波,超短波等理療與關節松動手法相結合的治療和訓練,出院時老喬關節腫脹、肌肉僵硬的問題完全消除,不但生活完全能夠自理,而且又可以舞太極劍了。
楊朝晖教授說,骨折後的治療應該遵循三個原則:複位、固定、康複鍛煉。
骨折康複開始時間要盡旱。一般在骨折後石膏固定已經幹了或牽引已經安裝好或已施行了内固定術後,病情穩定就可開始康複訓練。
楊教授建議,骨折術後主張動靜結合,适當的運動有助于促進骨質生長和預防并發症發生。當然,運動要以不影響骨質生長,避免過量為原則。
探秘蛋白新來源
雞蛋
雞蛋是你能在超市買到的包括肉類在内最好的蛋白來源。相比較肉類而言,雞蛋不僅價格便宜,而且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每個全蛋能為你提供7克左右的優質蛋白,和多種營養物質。全蛋的營養成分要大大高過單一的蛋清,你完全不必擔心蛋黃中的膽固醇會對身體産生什麼副作用,因為你每天攝入全蛋的數量不會超過3個。
豆奶
人們往往會對喝豆奶有所偏見,科學研究證明,豆奶并不會降低男人的雄性激素分泌水平。隻要控制好大豆食品的攝取量,它對你的身體隻會有利而無害。豆奶中含有易于人體吸收的大豆蛋白和大量鈣質,這些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
堅果
堅果不僅能為人們提供大量有益脂肪、礦物質和抗氧化物,還能為人體提供許多優質蛋白。單獨攝取堅果或者與其他果蔬幹一起食用,對你來說都是不賴的選擇。混食搭配時,幹果與果蔬幹的比例保持在2:1為最佳。
豆類
豆類食物通常很便宜,而且它們都富含氨基酸(蛋白合成的重要元素)、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大部分非肉類蛋白食物來源都不具備富含氨基酸的特性,所以把豆類和其它食物混搭是個不錯的建議。比如紅豆與米飯混蒸,二者含有不同的氨基酸種類,一起食用既美味又營養。
燕麥
燕麥片中含有大量對肌肉合成有所助益的優質蛋白。它易于人體吸收消化,早餐中吃一些燕麥粥,搭配一些小胡桃和新鮮藍莓,它們是你活力四射一整天的基本保障。
螺旋藻
螺旋藻營養價值非常豐富,是全世界公認最好的天然蛋白類食品。其特有的藻藍蛋白,能提高人體免疫力,而且它還富含各種維生素,礦物質與微量元素,都極易被人體吸收。螺旋藻還富含人體所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且不含膽固醇。
會說謊的心電圖
心髒不斷地進行有節奏的收縮和舒張活動,血液才能在閉鎖的循環系統中不停地流動。在整個心動周期中,起搏點、心房、心室相繼興奮,都伴随着這種生物電的變化。通過心電描記器,從受檢者體表引出多種形式的黾位變化的圖形,這就是心電圖。不過有時候,心電圖正常也不能說明
心髒就沒有毛病
都有問題反而沒問題心電圖儀器是個“笨拙”而又“死闆”的機器。如心肌肥厚,如果隻存在右心室肥厚或左心室肥厚,心電圖上可以表現出來:可是若左右心室都肥厚,由于電位可硐互抵消,心電圖就表現為正常了。還有一些冠狀動脈多支病變患者,由于心肌缺血範圍廣泛,導緻異常的心電向量相互抵消,而使心電圖表現“正常”:此外,心電圖儀的質量及靈敏度,也會影響檢測結果。
胸悶胸痛及時警惕
如前所述,常規靜息心電圖隻是較粗略的檢查方法,心電圖正常并不意味着沒有冠心病,尤其是那些有發作性胸悶、胸痛或有活動後心前區不适的患者,更應提高警惕,及對就醫。
為提高對冠心病的早期診斷,可以采用活動平闆試驗、動态心電圖等檢查手段來彌補一般心電圖的不足,如仍不能确診,還可以進行放射性核素造影、冠狀動脈造影來進行診斷。值得注意的是,一旦确診為冠心病,即使每次心電圖都正常,仍必須采用非藥物和藥物綜合措施,以預防冠心病複發或病情加重。
查不出的冠心病
有時,心電圖正常也不等于沒有冠心病=從心内科的臨慶經驗看,大約六成以上的冠心病患者每年體檢做普通心電圖都查不出異常,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乜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明明心血管已有病變,為何無明顯症狀?
臨床上一般将冠心病分為隐匿型、心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以及猝死型等五種。其中,後三種類型的患者一般都有相應的心電圖異常,而隐匿型病人常無症狀,部分病人僅在運動試驗過程中才出現心肌缺血的心電圖改變。
心絞痛型患者發作時多可出現ST段移位,但也有約半數患者靜息心電圖可完全正常。這是因為這類患者盡管已有冠狀動脈病變存在,但在安靜時尚可維持心肌的血液供應,隻有在勞累、情緒激動等狀态下,心髒負荷加重,心肌耗氧顯着增加,才會出現相對心肌供血不足。另外,隻有當冠狀動脈的丘管狹窄達到70%~75%以上,方可出現供血不足。如果僅根據心電圖正常就忽略冠心病的診斷,或者直到出現急性心肌梗死才作出冠心病的診斷,就會延誤治療,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奉勸那些有冠心病可疑症狀的患者,千萬不要因為心電圖“正常”而放松警惕。
結語:骨折之後靜養其實也是不完全正确的,骨折之後還是要做一些康複訓練的,不然骨頭長好之後,關節活動受限了,還要受更多的苦。(文章原載于《家庭保健》《健仕》,刊号:2012/04,作者:李紅,張焱,沈豔,毛朝琴,劉玉萍,龔麗榮,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