闆栗營養豐富,具有大量維生素C、蛋白質、核黃素和鉀,可抗氧化、美白以及抗疲勞,因而有“幹果之王”的美稱。栗子好吃,但剝皮可不容易。有人會覺得栗子皮難剝是因為栗子不新鮮了,是真的嗎?專家說,沒這種說法。擔心小販用其它原料處理或者浸泡了栗子,所以裡面的皮難剝,這個推論也不成立。基本上栗子裡面的這層皮好不好剝,是栗子還在樹上的時候就長好了,和品種有關,有些品種的栗子會難剝一些。
栗子怎麼剝皮?一般人處理栗子皮的方法是,用刀劃一刀,然後開水煮煮就能剝掉了。其實,隻要給栗子本身加熱,那層衣就比較容易剝落。下面作文庫知識百科教你栗子快速去皮的11種方法,讓你輕輕松松就能剝去栗子皮,再也不擔心剝栗子皮剝得手痛了。
1、熱水浸泡法。 生栗子洗淨後放入器皿中,加精鹽少許,用滾沸的開水浸沒,蓋鍋蓋。5分鐘後,取出栗子切開,栗皮即随栗子殼一起脫落,此法去除栗子皮,省時、省力。
2、筷子攪拌法。 将栗子一切兩瓣,去殼後放入盆内,加開水浸泡一會兒後,用筷子攪拌,栗子的皮就會與栗肉脫離。但是要注意,浸泡時間不能過長,否則将會影響栗子營養成分。
3、鹽水煮。 用刀從栗子中間切個小口子,然後把切了的栗子放在鹽水中,煮5分鐘後撈出,趁熱去掉栗子的殼和皮。
4、電飯鍋法。 第一步和上面一樣,也是将栗子切個口子。放在電飯煲中,煲内無需放水。按下煮飯鍵,15分鐘後,将栗子取出來剝殼和皮。
5、鹽水浸泡法。 闆栗直接倒入鹽開水中5分鐘;然後用刀切個口子;趁熱去殼和皮;相當完整。
6、冰箱冷凍法。 栗子煮熟後将其冷卻後放入冰箱内冷凍兩小時,可使殼肉分離。這樣栗衣剝起來既快,栗子肉又完整。
7、微波爐加熱法。 将買來的生栗子,用剪刀把外殼剪開,放在微波爐中高溫加熱30秒,裡面一層衣和肉即會自動脫離。用此方法去栗衣前,一定要将其外殼剪開,否則可能會引起微波爐故障。
8、切口浸泡法。 闆栗對半切開;去掉外殼;用開水蓋蓋泡5分鐘;很容易去皮。
9、熱脹冷縮法。 用刀把栗子的外殼剝除,放入沸水中煮3-5分鐘,撈出後立即放入冷水中浸泡3-5分鐘,很容易剝去栗衣,且味道不變。
10、日光暴曬法。 把要吃的生栗子放置在陽光下暴曬一天,栗子殼即會開裂,這時無論生剝還是煮熟後剝,都很容易剝去栗子的外殼和裡面那層薄皮。但準備儲存的栗子不能曬,因為曬後的栗子不能長期保存。
11、高壓鍋法。 闆栗清洗後,用刀切個口子;放在高壓鍋中,不用放水;上氣後,三分鐘關火。取出剝殼和皮;比較難剝,而且什麼時候關火,不太容易。
如何挑選栗子?
有些栗子油亮亮十分耀眼,購買時千萬不要沖動,鑒别優質栗子方法有如下方法:先觀皮色,凡是紅褐、紫、赭各色鮮明,帶有自然光澤的品質一般較好,若外殼有蛀口、癟印、變色或黑影等情況,則果實已經被蟲蛀或者變質;其次用手捏,凡果實捏上去感到堅實的,果肉較豐滿,若空軟,則果肉已經幹癟,再以手掰,外殼光亮不粘手,果肉不粘殼為優質栗子。
1、看色:外殼鮮紅、帶褐、紫、赭等色,顆粒光澤的,品質一般較好。若外殼變色、無光澤或帶黑影的,則表明果實已被蟲蛀或受熱變質。
2、捏果:可以用手捏栗子,如顆粒堅實,一般果肉豐滿;如顆粒空殼,則表明果肉已幹癟或悶熱後肉已酥軟。
3、手搖:将一把栗子放入手裡搖,有殼聲,表明果肉已幹硬,可能是隔年栗子冒充新鮮栗子。
4、品嘗:好的闆栗果仁淡黃、結實、肉質細、水分少,甜度高、糯質足、香味濃;反之,堅硬無味、口感差。
5、鑒粒:栗子顆粒并非越大越好。我國栗子有南栗和北栗之分。北栗一般顆粒較小,每500克在70~80隻左右、扁園形,果皮薄、炒後容易剝殼,顆粒也較均勻,質量較好。
不是每個人都适合吃闆栗,由于闆栗中所含的糖分、澱粉和熱量較高,因此糖尿病患者或是要減肥的人應要少吃;另外,栗子不好消化,所以消化系統不佳者也要适量攝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