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開篇《感遇》其一其二、《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千古絕唱,彰顯了一個廣東韶關曲江客家人、唐開元盛世宰相張九齡的文學建樹,被譽稱為“曲江風度”。
張九齡返鄉居住時,向朝廷請求開鑿大庾嶺梅關古道,全長十幾公裡、寬十七米的“古代京廣線”,是為南北溝通、“珠玑巷”繁盛的又一貢獻。
大庾嶺梅關古道蜿蜒而來,“珠玑巷”在這裡駐足迎候。“珠玑巷”是中華民族的避難所,是移民的大本營,也是走向嶺南珠江的新出發地,是嶺南人異曲同工于“山西大槐樹”的祖先追念。
陳毅向毛澤東請教詩詞,毛澤東說:“劍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學律詩,可向他們請教。”“創業艱難百戰多,斷頭今日意如何。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陳毅就在這裡的梅嶺,寫下了名垂千古的《梅嶺三章》。
南雄縣,地當庾嶺要口,為南北咽喉,控帶群蠻,襟會百越,故以“雄”名。梅關古道的行人,“珠玑巷”的歇腳,千年的客家菜在這裡的穿梭盤旋中,交融沉澱成“南派”——南雄客家菜。
梅嶺鵝王
梅嶺鵝王
梅嶺山村嫩草多,
鵝鵝曲頸向天歌。
南雄麻辣湘川慕,
隻隻肥鵝稱大哥。
梅嶺青山綠水的清純,滋潤着農家草嫩菜青,鵝鵝邁着官步八字腳,一步一搖無拘嚼食,不浮綠水,也自高歌,是對生命悠閑的禮贊。伴着山風的韻律、溪水的叮咚、草木的歌舞,這樣生長的梅嶺鵝,真有雁的仙姿風骨。
南雄與湘贛相鄰,且是廣東的高寒地區,有南雄人說:“湖南人不怕辣,南雄人說怕不辣。”辣椒的辣、花椒的麻便有了他們喜歡的快樂的家。
南雄人烹鵝,辣椒、花椒首當其沖,八角、草果、桂皮、沙姜、姜蔥、娘酒、蚝油、豆瓣醬們緊跟相随。
行走在“珠玑巷”、梅嶺古道,鵝香飄來,會發思古之幽情,車辚辚馬嘯嘯,千載行人可也會,将進酒,杯莫停,同銷萬古愁。一碗鵝肉行色壯,揮揮手,南來北去……
銀杏五彩丁
銀杏五彩丁
黃金一色染南天,
銀杏成林千百年。
秋日相邀來作客,
盤中五彩笑開顔。
南雄的一邊天色,是誰染黃?是那有一千六百多年高齡的銀杏樹,帶着它那叢生成林的百子千孫,在陽光中揮毫潑金。
銀杏是出身幾億年的孑遺植物活化石。李時珍曰:“入肺經、益脾氣、定咳喘、宿小便。”
你若是秋日來,“停車坐愛杏林晚”,頭上腳下一身都包裹在熠熠金輝之中。風中的銀杏葉,似翻飛的金蝴蝶,仿佛進入了一個夢幻般的童話世界。
北京香山的霜葉是紅,南雄銀杏葉是金。南北誰美?紅與金并肩媲美。
銀杏、西芹、腰果、紅蘿蔔、肉丁,相會一盤,五彩缤紛,活色生香。
牛幹燒
牛幹燒
庖丁不信解牛功,
卻看南雄片片紅。
牛肉臘幹還切粒,
壇腌一縣盡香風。
庖丁自信自家的解牛手段,卻不信南雄的解牛功夫。直到穿越千年,來到嶺南的門戶南雄,但見千家萬戶牛肉挂曬成林,河山一片紅,這才被南雄人折服。
南雄的牛肉幹與别處不同,臘至近幹,切成碎粒,放在鐵鍋裡與辣椒、香料、料酒大火同熬,裝壇腌制,是百姓平常的佳肴,亦是平常的幸福,一縣盡是香風彌漫。寒冬圍爐,三杯兩盞,不怕晚來風急。
黴豆腐炒辣椒
黴豆腐炒辣椒
豆腐長毛裝入壇,
獻身油炸笑談間。
紅椒敢伴油鍋炒,
春色醉人香滿天。
《病梅館記》,梅花本是自然生長的美,有人将它彎曲造型,或有了另一種美。豆腐本是嫩滑好吃,有人卻喜油炸。也有人讓它長毛,裝壇腌制,成了豆腐乳,也稱黴豆腐,或有另一種美。
黴豆腐有人體需求的多種氨基酸、礦物質和B族維生素,營養價值高,具有開胃袪火、調味功能。
南雄客家人油炸黴豆腐,讓青椒紅椒相炒,自然有了另類的奇香。一盤黴豆腐炒辣椒,春色撩人,三碗飯,飛流直下落肚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