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三江風流
飲食一枝獨秀
我是威叔,聊喜歡的美食,講述地方飲食文化。
廣西人喜歡吃田螺,對于外省區的人們來說,有些不能理解。田螺就是大大的那種,學名叫福壽螺。他們覺得很髒,各種寄生蟲,身上的綠苔等等都讓他們避而遠之。其實廣西人也知道,這都是需要處理的。
廣西人處在食物鍊的頂端不假,雖然吃很多外省區人都覺得是奇葩的美食,讓他們接受不了,但是也同時說明廣西人善于加工和食用特色美食啊!
就像桂平人喜歡吃田螺,桂平人吃田螺是很講究的。俗話說“一隻田螺九碗湯”,這句話有點誇張的成分,但是也反映了田螺湯的鮮美醇厚味道。面對這樣的美食,怎麼能錯過?
田螺确實很髒。生活在各種溝渠水塘的淤泥裡。在桂平有一句關于田螺的話,大人們時常挂在嘴邊:“成隻田螺神咁。”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太髒了,隻顧裡面不顧外面。這句話通常是在教訓自己孩子的時候用得比較多,比如說孩子注意打扮收拾自己,顯得很光鮮,但是自己的房間卻一塌糊塗,不堪入目,就跟田螺一個樣。
桂平人吃田螺,一般都是自己去撈,或者去農貿市場整回來,放在盆裡用清水養幾天,讓田螺自己吐沙,途中換幾次水。土辦法就是在水中放入幾根鐵釘或者幹辣椒,據說可以刺激田螺加快吐沙和體内的髒東西。不知道有沒有效,反正換水的時候确實可以看到很多髒東西。如此反複幾天後,水就變清亮了。
小時候撈田螺可是一大樂趣,幾個夥伴約上,到官橋坑,腳石坑,或者回村的田裡,溝裡,挽起褲腳,彎下腰來摸田螺。并且摸田螺是需要講究時間的。通常是深夜或者淩晨那是最好的時候。
因為田螺一般白天都深潛溝渠坑底的沙泥裡,晚上時候的它們才會出來,要麼附在淺的水邊,石頭,近水的植物上。手電一照,全是一個個反光的墨綠身影,看着都讓人興奮。
滿載而歸的時候,才是收拾田螺的開始。光是等田螺吐沙吐泥都讓人着急。可是加工田螺更是一個累活,吃田螺是很美味,但是加工卻是很不容易。小時候為吃,真是不辭勞苦啊。
其實,田螺還分福壽螺和石螺兩種,石螺的殼要硬得多,但是要比福壽螺顯得幹淨,因為它們都是附在石頭上的。著名的螺蛳粉就是用石螺熬的湯!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一開始就是刷田螺殼,通常都是用牙刷,真正的洗刷刷,田螺越多刷的時候感覺就越累。都刷幹淨了,還要反複換水洗幾次;然後才是用鐵鉗鉗田螺尖尖,俗稱“田螺錐”。鉗掉這個田螺錐,一個是為了讓裡面的髒東西出來,另一個就是可以在烹調過程中使得田螺容易入味;還有一個就是方便把田螺肉吸出來。
然後還要反複換水洗幾遍,然後才是焯水,打掉沫子,再用冷水洗幹淨。這樣一番操作下來,幾個小時就過去了。所以說,田螺好吃,都是因為加工辛苦,所以才認真吃,珍惜勞動成果啊!
桂平人吃田螺也和外地不一樣,像大江南北流行的田螺吃法,基本都是川味的麻辣或者香辣。在桂平分兩種,一種是湯食,一種是沒湯的。比如田螺雞煲,田螺鴨腳,這是帶湯的,不帶湯的是炒田螺等。
煲田螺,是要放桂平特有的炸腐竹和豆腐泡的,這兩種食材吸收了田螺湯的味道,真是美不可言啊。炒田螺則是喜歡用酸筍炒,紫荊山的竹筍泡的酸筍真是一絕。而無論是什麼樣的烹調方式,紫蘇是不能少的。至于說吃辣不吃辣,這個就要提前跟老闆說了。
吃田螺的時間最适合在晚上吃夜宵的時候,這是桂平夜宵界的王牌!一份田螺雞煲,配上打邊爐,一邊吃一邊涮菜,三五好友知己,推杯換盞間聊聊人生,聊聊心情,這也是一大享受啊。
或者一邊聊天一邊左手拿起一隻酸辣炒田螺,嘴先一嘬,把鮮美醇厚的汁水吸掉,再把掩蓋頂起,牙簽插入一挑,一個完整的田螺肉就出來了。嘴巧手巧在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來了!
而在桂林,有一道名菜,那就是田螺釀肉,制作更是複雜,簡單說就是把田螺的肉挑出來,把肉釀進去。對于威記來說,這是多此一舉,肉再好吃,也抵不過田螺肉好吃啊!
此外,還有把田螺肉挑出來,然後用酸豆角,酸筍之類的配料來炒的,那可是一道風味美食。但是少了嘬田螺的那個過程,吃起來也是少了幾分雅緻!
所以,如果你來桂平遊覽參觀風景秀美,卻沒吃上一次田螺,絕對是你的遺憾!
發現美食,關注美食,感受美食,講述美食!
我是威叔,用溫暖的文字,記錄多彩的美食!謝謝閱讀關注!
吃在廣西:桂平紅扣肘子,化繁為簡的低調,您吃過嗎
吃在廣西:桂林甲天下,悠悠油茶香
吃在廣西:老玉林美食記憶系列之一,難忘(廣西)桂平榄角香
廣西春節美食三件頭之一:在廣西沒粽子吃怎麼算是過年
吃在(廣西)欽州:銷魂美味假蒌棕,你忍得住不嘗嗎
吃在欽州:邂逅覃記粉角,(廣西)欽州人的口福
吃在廣西:柳州螺蛳粉颠覆的不隻是你的味蕾
廣西人為什麼對吃狗肉樂此不疲?
廣西桂平美食來幾道,不知道您吃過沒有
廣西桂平美食-來自家鄉的味道,您吃過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