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關于基底動脈閉塞性缺血性卒中的多中心随機試驗表明,與最佳治療管理(BMM)相比,血管内治療(EVT)聯合BMM治療在90天内未能顯著患者改善功能結局。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研究簡介
先前的試驗指出EVT對前循環卒中的“壓倒性證據”,但關于後循環事件(如BAO)的結局尚不清楚。來自荷蘭的學者為探究這一問題,進行了一項多中心随機試驗,即BASICS 研究。
BASICS研究共納入300名成年受試者,154名受試者随機分配到雙重療法(幹預組),146名受試者僅接受BMM(對照組)。在BAO預計發作時間後6小時内進行治療,每組中約有80%的受試者接受靜脈溶栓治療(需要在卒中發作後4.5小時進行)。研究結果如下:
➤ 房顫差異校正後,BMM組在90天時的死亡率略低,為38%,而BMM組為43%。兩組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差異。
➤ Kaplan-Meier曲線顯示大多數死亡發生在發作後早期。
➤ 試驗不足以證明在BAO後6小時内接受血管内治療的患者在統計學上有顯著獲益。
研究啟示
研究人員曾預測,加入EVT至少可以降低16%的相對風險。但是結果顯示,加入EVT的絕對風險僅降低6.5%。主要是由于對照組的結局優于預組,但是在幹預組中,44%的受試者有良好的功能結局,而在對照組僅38%的受試者有良好的功能結局。
與2020年2月宣布的BASILAR研究結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BASILAR研究在統計學上接受EVT和溶栓治療的患者在90天内功能改善的比例顯著增加,而BASICS研究中缺乏與EVT相關的顯著獲益。BEST研究和BASICS研究均顯示出了獲益,但是沒有統計學意義且試驗規模相對較小。
雖然BASICS研究結果顯示加入血管内治療的結局不夠顯著,但是本試驗有一些有趣的發現,例如,70歲以上的老年人使用EVT的預後往往稍好一些,嚴重卒中患者(NIHSS評分≥10)的情況也是如此。對于輕度損傷或NIHSS評分<10的患者,BMM可能是最佳治療選擇。
目前,BMM和機械血栓切除術均是基底動脈閉塞患者的可行選擇,臨床醫生應根據每個病例的具體情況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治療。BASICS研究的價值在于優化靜脈溶栓方案的安全性和潛在獲益,而不是質疑大血管閉塞血栓切除術的明确價值。
原文索引:Damian McNamara. BASICS: Endovascular Therapy Adds Little for BAO Stroke. Medscape. Published on May 15, 202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