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泉州土著,你說沒吃過高麗菜飯,那你應該就是一位假泉州人。
居住在泉州的土著都知道,中山路有一條小巷叫做高麗巷。據老輩人說,古泉州商貿達到鼎盛之時,朝鮮半島的新羅國、高麗國人士,攜帶本國特産來泉交易,久而久之,許多高麗國人士聚居在中山路的這條小巷裡,于是便稱為高麗巷。
當然,這是土著們才知道的稱呼,高麗巷大名:奎霞巷。有曆史考證,小巷是按二十八星宿适居奎星位置,早晨日照巷中,朝晖如披霞,而起名“奎霞巷”。
其實土著的土著們則把這條小巷通俗地稱為“街下巷”。無論是高麗巷、還是奎霞巷、亦或是街下巷,在泉州話裡都一樣。
土著更願意相信,高麗巷裡曾經聚集了很多高麗國人士,他們不僅帶來了高麗參,帶來了高麗文化,還帶來了高麗菜。
高麗菜就是包菜,也叫做卷心菜,牛心菜,如今也有人把它叫做萬結子。我相信高麗菜來自高麗,從高麗千裡迢迢地來到泉州,紮根泉州。
估計也就是從高麗人定居高麗巷的那一刻起,高麗菜變化萬端的吃法便在泉州流行開來,其中一項便是高麗菜飯。
泉州的大街小巷有很多小吃店,無論是牛肉店、水丸店、快餐、酒店、高檔的、低俗的,隻要是泉州人開的店鋪,基本都有一碗高麗菜飯。而平常人家,隔三差五也要來一頓高麗菜飯,料頭豐富,營養充足,簡單便捷,實在是泉州人的飲食代表。
我小時候,阿嫲經常做;待到我出嫁為人母,也經常做給孩子們吃;以緻孩子們外出打拼,閑來能在廚房一展廚藝的,除了高麗菜飯,還是高麗菜飯。
我今天要把這道極具泉州特色的美味介紹給所有人,歡迎你來泉州吃高麗菜飯,也希望你在外能吃到正宗的泉州高麗菜飯。
高麗菜、胡蘿蔔、大米、三層肉、蝦皮、花生、蔥、香菇肉醬、姜絲等。
1、高麗菜要買又大又蓬的品種,如果是緊實的牛心菜,似乎口感不那麼好。
2、胡蘿蔔和高麗菜最搭,滋味互補,很美妙。
3、香菇肉醬是我臨時起意要用的,你也可以用基礎調味,但我能說肉醬味道很贊嗎?
1、大米浸泡三小時。
2、花生米炸香待用,微火慢炸不要炸糊了。
3、所有食材清洗幹淨,高麗菜切大塊,胡蘿蔔擦絲,三層肉切絲,蔥切丁,分成蔥白和蔥花兩部分。
4、蔥白部分炸成蔥頭油待用,微火慢炸别炸焦了。
5、鍋中留一丁點底油,煸香三層肉,煸出油,再少許姜絲一起爆香。
6、将蝦皮、高麗菜、胡蘿蔔絲等一起放鍋中翻炒。
7、将大米倒進去;
一勺香菇肉醬,肉醬本身有鹹味,蝦皮也有鹹味,我沒有再放其他調味料,如果比較重口,那麼适當增添點鹽吧;
把所有食材、調味料翻拌均勻。
8、起鍋轉入電飯鍋中,少許水,水不要太多,高麗菜會釋出一點水份的,如果水太多了,菜飯太爛不好吃。
按下煮飯鍵,靜等佳作。
9、當煮飯鍵歸位後,一鍋米粒分明,飄散着高麗菜香味的菜飯成功出爐。
一兩勺蔥頭油拌勻。
撒上花生米和蔥花,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高麗菜飯端上桌,隻要再來一碗湯,一頓相當泉州的美味便能勾起你的思鄉之情。
“草草啖鹽說蜜”,談三餐美食,講四方風情,看似草草,卻是人間百味。
喜歡請點贊鼓勵,覺得有價值就轉發、收藏。
而無論喜歡與否都在評論區說兩句,我會更努力。
原創不易,拒絕不良自媒體盜文盜圖,違者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