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是出暑的意思,表示炎熱的散去,秋天的到來,秋天是養生的好時期,那麼在處暑應該如何注重養生呢?吃什麼好呢?接下來就跟随本期的飲食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處暑吃什麼好
銀耳
可以潤肺止咳、生津養陰,還具有消除肌肉疲勞、健腦防衰的作用。
推薦吃法:先将銀耳洗淨後放入砂鍋中熬至濃稠酥軟,再将西紅柿洗淨後去皮搗爛,放入銀耳羹中煮開,加入冰糖适量調味;也可以将銀耳和黑木耳一起洗淨後,蘸芥末醬油吃,味道很鮮美。
石榴
處暑是吃石榴的季節。石榴中維生素C和維生素E都高于蘋果和梨。紅粉皮石榴含維生素C高,青皮石榴含維生素E高。石榴性味溫甘酸澀,有生津止渴、殺蟲止痢的作用。石榴可直接食用,也可榨汁飲用。酸石榴對防治腹瀉很有效,甜石榴可防治咽燥口渴。
玉米
處暑是玉米成熟的季節,新鮮玉米中的賴氨酸是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隻能從食物中攝取,而其他食物中的含量極少,因此,新鮮玉米是賴氨酸的主要來源之一。特種玉米的營養價值要高于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質、植物油及維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則高8~10倍。
山藥
能清心安神、補中益氣、助五髒、強筋骨,可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硬化。推薦吃法:将洗淨後的山藥搗碎後加糖調成餡,與糯米粉一起制成湯圓食用;也可做拔絲山藥;或是去皮用淡鹽水洗後切成小塊,加入适量糖桂花醬,當冷盤。
西洋參
可抗疲勞、抗缺氧,處暑人們會出現陰虛少氣、口幹口渴、萎靡乏力的情況,在煮粥或炖肉時放入一些西洋參,不僅能鎮靜防秋燥,還能溫和滋補。推薦吃法:可以用西洋參片沖泡喝,非常簡便。甚至在吃火鍋時,在裡面放入西洋參,也可以有效進補。
蘋果
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适合在貼秋膘的季節食用。
推薦吃法:可以将蘋果切片後烤了吃,幹幹的蘋果片,吃起來别有風味;也可以将蘋果和山藥去皮後均勻地切成小塊,放入果汁機攪拌成汁,最後用蜂蜜調味。
蓮子
蓮子本身偏酸,是溫性的,有收澀作用。蓮子能治療人的長期腹瀉、漏氣、漏精、漏血,還能幫助人收攝魂,有助于安眠,睡個好覺。平時熬粥時也可以加入蓮子,不用特别地浸泡就可以熬煮得爛。講究的人家可以用冰糖、蓮子、銀耳或燕窩熬成蓮子羹,能起到美白皮膚、滋陰安神的作用。蓮子芯偏苦寒,所以,蓮子芯是一味很好的清瀉心包和心火的藥。
花生
花生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脂肪、核黃素、不飽和脂肪酸和鈣、磷等,《本草綱目》中記載:“花生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補氣、清咽止癢”。《藥性考》中也說:“食用花生養胃醒脾,滑腸潤燥。”可見其對脾胃失調、咳嗽氣喘、貧血、便秘、腸燥等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處暑如何養生
1、飲食清潔,不宜偏嗜
處暑是夏秋轉換的時機,暑氣仍有餘威,食物易于變質。俗話說“病從口人”,進食不清潔的食物或腐敗變質的食物,可引起胃腸疾病或腸道寄生蟲病,必須注意飲食衛生。飯菜做适量,力求不剩飯。糕點等不可放置過久,嚴防蟑螂、蒼蠅的叮咬。生吃瓜果時,一定要洗淨。飲食不宜偏嗜,宜多樣化,才能起到全面營養人體的作用。
2、少食肥甘,清淡為宜
肥甘是泛指肥膩甘美的厚味食物,如動物脂肪、甜膩食品、煎炸之物等。這類食品雖味美香甜,但不可多食。現代醫學研究已經證實,過食肥甘厚味是引起老年人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處暑時此類病更要注意預防。中醫主張飲食宜清淡。從古到今的養生經驗說明,飲食清淡是長壽的重要原因。我們應多宣傳過食肥甘厚味之危害,指導人們科學進餐。
3、冷熱适中,軟硬适宜
食物的溫度也要适當。人對飲食冷熱的要求不盡相同,一般說,陽性體質者喜冷飲,陰性體質者喜熱飲。随人所好,可适當調節飲食的溫度,但切不可過冷過熱。食物寒溫失宜,不僅會對胃腸道産生不良刺激,而且會損傷人體陰陽之氣。
對食物的軟硬要求也不同。脾胃虛弱者及老年人、小兒宜進半流食,如面條、稀粥類;也可根據情況進軟食,如馄饨、饅頭、熟軟的米飯等。特别是老年人,髒腑衰弱,牙齒不利,食物稍硬就不易消化。普通人食物也不可過硬,但過軟也會影響食欲,所以軟硬适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