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5類食物是癌症的催化劑

5類食物是癌症的催化劑

美食 更新时间:2024-06-27 01:14:09

5類食物是癌症的催化劑(燒焦的食物容易得癌)1

在我們平常做飯的時候,沒有掌握好火候、食物烹調時間太長,就容易産生燒糊或烤焦的情況。

隻是輕微的燒焦,人們不舍得扔掉,還是繼續吃。有的人隻要食物稍微燒焦就直接扔掉,生怕吃了烤焦的食物會緻癌,那吃烤焦的食物真的會患癌嗎?

5類食物是癌症的催化劑(燒焦的食物容易得癌)2

燒焦的食物有多少有害物

  • 120℃:開始産生「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2A類緻癌物——緻癌可能性較高。

簡單說,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物(如土豆、面包、饅頭等),經過120℃以上高溫烹制後,很容易出現「美拉德反應」

使得食物散發出香味物質,刺激人們食欲。不過卻會産生丙烯酰胺,此類物質有一定的神經毒性。

  • 食物加熱到200℃以上時

含蛋白質的食物加熱到200℃以上時可産生雜環胺,這被判斷為一級緻癌物質

研究發現,雜環胺具有緻癌性和緻突變性,與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有關

蛋白質類食物加熱溫度越高,時間越長,水分含量越少,産生的雜環胺通常越多。

  • 300℃:開始産生「苯并芘」

富含脂肪的食物,比如羊肉串、魚肉等,在溫度超過300℃時(比如接觸明火,也有研究顯示,超過200℃就可能産生)。

其中的脂肪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一類更強的緻癌物質——多環芳烴。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苯并芘。

吃了燒焦的食物就一定得癌嗎?

不一定!

緻癌,是一個概率的問題。

食物燒焦了,一定是經曆了高溫灼燒,其中必然含有大量苯并芘、雜環胺或丙烯酰胺等緻癌物。尤其是燒焦部分,緻癌物含量更高

從科學角度說,偶爾吃一點燒焦了的食物不見得緻癌。但這裡面确實含有能緻癌物的東西

食物燒焦部分的營養成分幾乎全部被破壞,對健康沒有任何好處。所以,能少吃就少吃,能不吃就别吃了。

如果食物 燒焦了,也可以把燒焦的部分去掉再吃。

日常烹調如何減少燒焦

  • 水瀝幹後下鍋

炒菜時食材如果不瀝幹水分,和油接觸的一瞬間劇烈迸濺,很快發生汽化,會變成很多細小的微粒,以至于PM2.5的值可能比油炸還高。

長期吸入這些細小的顆粒物,很可能對肺造成損傷,提高肺炎甚至肺癌的發病風險

5類食物是癌症的催化劑(燒焦的食物容易得癌)3

  • 熱鍋冷油

很多人喜歡等油冒煙了再放食物,但油鍋冒煙時,油溫很可能已經達到200℃以上,此時把菜下鍋,不僅會破壞食物的營養,還可能讓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發生異變。

5類食物是癌症的催化劑(燒焦的食物容易得癌)4

  • 及時刷鍋

不刷鍋就直接炒下一道菜,這樣做也是錯誤的!

因為看似幹淨的鍋表面會附着油脂和食物殘渣,當再次高溫加熱時,可能産生苯并芘等緻癌物;而且不刷鍋再接着炒菜的時候,你會發現食物殘渣很容易燒焦,這又增加了緻癌物的生成。

  • 多開油煙機

油煙中可含有苯并芘、丙烯醛、雜環胺類化合物等200多種有害物質,對健康危害很大。

據調查,長期在廚房接觸高溫油煙的人,患肺癌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出2~3倍;而對于本身就有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肺炎等的人而言,這類有害物質還能加重病情。

5類食物是癌症的催化劑(燒焦的食物容易得癌)5

  • 健康君提示:

并不是吃了以上食物後一定會緻癌,隻要保證少吃即可。吃含亞硝酸鹽食物時應搭配着蔬菜和水果,因為其中的維生素C能抑制亞硝酸鹽轉化為亞硝胺,從而保護胃黏膜,降低患癌風險。

5類食物是癌症的催化劑(燒焦的食物容易得癌)6

轉載請聯系我們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pixabay

如有侵權,請告訴我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