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雲:“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既然是傳統,必不可少的肯定是當地的飲食。不同地區的風俗習慣不同,注定食俗也不同。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南昌清明節的食俗。
【美食“清明果”源于寒食節傳統】
和耕牛一樣,江西人自己在清明節也不忘一飽口福。這天雖然懷着對逝者的思念,但同樣是個美食節。
《新建縣志》中就記載着“俗沿春餅,城面以麥,鄉面以米,薄者佳。”《玉山縣志》寫着“米粉雜艾萌作果,謂之清明節果。”南昌人在清明時節會吃芥菜團子;萍鄉當地則制作“艾米果”,還有“三月三,地菜當靈丹”的諺語。
清明前後,江西各地大多都有用艾草或者野菜制作食品的習俗,被稱作“嘗青”。據民俗學者介紹,江西各地制作各種米果團子,都是源于寒食節不生火做飯的傳統。紀念介子推而形成的寒食節,其習俗已基本融入清明節之中。 在撫州南豐,舊時還會舉辦家族相聚吃喝的宴會,稱為“清明會”。由此可見,清明節對當地人而言不異于一個美食節。
【食貢面團制成“魚肉”供奉先人】
與茶葉祭祀有着異曲同工之效的,是在贛縣流傳的用面團制作成“魚肉”祭祀先人的習俗。制成的祭品名叫“食貢”,與一些地方大魚大肉祭祀的鋪張相比,食貢以其“素”而顯得與衆不同。
用面團制作成的食貢十分多樣,有鯉魚、雞、鴨等不同造型,外觀惟妙惟肖,堪稱藝術品。據食貢制作技藝傳承人鐘兆福介紹,所有作為“食貢”的物品都有一個贊号。如“雞”的贊号為“德禽”,源于《幼學故事瓊林》中“雞有五德,故稱之曰德禽”的說法;“鯉魚”的贊号為“金鱗”,源于“鯉魚跳龍門”的說法;“桃子”的贊号為“仙果”,象征延年益壽;辣椒的贊号為“辛味”等。 據《贛縣鐘氏志》記載,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贛縣當地舉行祭祖就使用了食貢。學者認為,食貢的産生是中原文化以面食祭祖之俗與當地融合的結果,加上舊時食糧緊缺等因素,用面食祭拜折射了先人勤儉節約的智慧與美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