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歲的崔先生患糖尿病多年,前幾年發現有了糖尿病腎病,這兩年腎病進展比較快,身體的狀況下降得嚴重,今年去醫院檢查,肌酐已經在633μmol/L了,并且有代謝性酸中毒的情況,醫生認為他最好進行透析治療。本來崔先生對于自己患腎病就擔心,在網上查相關的疾病,都是提到了腎衰竭和透析,而且說透析以後壽命會大幅縮短,這讓他很排斥透析。
按照我國統計,慢性腎髒病人群約10.8%,也就是說每10人至少就有1人患有慢性腎病,而事實上,慢性腎病從大範圍講包括慢性腎衰竭,不過大部分人認為腎髒病末期才是腎衰竭,跟尿毒症等同,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認知。
而一般進入到了腎髒病的終末階段,腎髒已經無法負擔人體功能時,一般進入尿毒症,這時候就需要進行透析治療,按照最新數據,我國透析治療人數超過80萬,還有部分患者因為各種原因并未進行透析,其中就有類似崔先生這樣的原因。
在透析人數逐年增加的情況下,不少人對透析及腎衰竭存有各種疑問,如透析多久會死、末期腎衰竭壽命、不透析可以活多久等等這類的問題,是網頁上搜索的重點,也是患者急需了解的,為此,就跟大家說說有關腎衰竭、透析對人壽命的影響問題。
患慢性腎髒病就要透析,否則壽命會縮短?
腎髒功能包括調節血壓、水分、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并排除體内代謝物及毒物。慢性腎髒病,包括慢性腎衰竭,意思是腎功能受損及下降,但不代表腎髒已完全喪失功能。
事實上,慢性腎髒病根據年齡、性别、血清肌酐,綜合計算出腎小球過濾率(GFR)後,可分為5期,僅有第5期末期腎髒病變(GFR低于15%:為什麼是低于15%呢,一般認為腎小球過濾率低于15%,腎髒就無法維持人體的正常功能,當然也因人而異,有一些患者可能存在腎小球濾過率偏低,但人體功能正常的可能),而且無法正常排除體内代謝廢物和水分者,才建議接受透析治療。
前4期的治療重點則會通過飲食、血糖及血壓控制,維持腎髒功能,并延緩腎髒病惡化邁入末期。
另一種需要透析的情況為“急性腎衰竭”,急性腎衰竭多由其他疾病所引起,隻要找出病因進行治療,并通過透析恢複腎功能後,患者通常不用繼續接受透析治療。
根據以上信息,我們了解到,不是所有的慢性腎病都需要透析,但進入終末階段,則必須進行透析,否則可能出現各種症狀,如少尿,無尿,嚴重高血壓,高鉀血症,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心衰等等,在這些并發症的情況下,患者壽命肯定會受影響,大幅縮短。
末期腎衰竭即使接受透析,壽命也不長?根據統計,末期腎衰竭存活率與壽命會因年齡、疾病及身體狀況而有所差異,按照以下參考數據:
20-44歲:透析存活5年的幾率高于80%,可延長15-20年壽命。
45-64歲:透析存活5年的幾率約60%,可延長10-15年壽命。
65-74歲:透析存活5年的幾率高于50%,可延長6-8年壽命。
75歲以上:透析存活5年的幾率約30%,可延長2-5年壽命。
然而,如果透析患者本身還患有多種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或年齡75歲以上的老年人還有一些慢性疾病,接受透析治療後的存活年數普遍較短。
按照以上的數據,50歲如果接受透析治療,那麼預估壽命可以延長較長的時間,而且在這個時間也可以嘗試腎髒移植,這樣甚至能夠獲得正常的壽命,所以對于崔先生的情況,優選透析治療。
透析很痛苦,如果不透析可以活多久?當病患邁入末期腎衰竭時,腎髒便難以繼續将代謝物、毒物及多餘水分排出體外,并容易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身體虛弱及呼吸困難等尿毒症症狀。
如果未積極接受治療,部分患者也可能合并急性肺水腫、急性心肌梗塞、心髒衰竭及敗血症等并發症,死亡率極高,因此一旦經醫生診斷為末期腎衰竭,便應按照醫生指示接受透析治療或腎髒移植手術。
接受透析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延長末期腎髒病患者的壽命;如果透析者中斷治療,存活天數平均為8-10天,最長則不超過30天。
國外也有機構曾經對未透析的腎病患者進行過跟蹤,發現根據患者身體情況不同,如果不透析身體情況較差的患者在1-3個月死亡,而身體較好的患者最長能超過1年左右。當然,這種統計不夠嚴謹,但也說明如果進入腎病終末階段不進行透析治療,壽命會大幅縮短。
80多歲的長輩有并發症,有多年透析的經曆,這一段時間,他對透析産生了排斥,能停止嗎?這個問題确實存在,在臨床上确實有一些透析的患者,年紀比較大,一般都超過了80歲,患多種慢性疾病、癌症或老年癡呆,身體狀況極差或意識不清,并且長期住院、卧床接受呼吸器及插管治療,因此往往對于頻繁住院、繼續接受透析治療感到排斥,并希望可以接受安甯療護。
此時,家屬将面臨考慮各種醫療可能、醫生建議,以及病患本身的心情及意願等,這是家屬需面對的一大難題。
如果繼續接受積極治療,縱使患者壽命獲得延長,但離世時身心受創,或者可能極度痛苦;反之接受安甯療護,緩和患者的痛苦,讓患者有更多時間交談與陪伴,最後在平靜狀況下離去,是否會是最好的安排?
這裡,本人給不了大家答案,最好是家屬多與醫生及患者溝通,了解繼續治療可能帶給患者的負擔,從尊重患者意願的角度出發,解開這個難題。
#謠零零計劃# #非常病例# #健康真知計劃# @頭條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