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除體内濕氣寒氣泡什麼水喝

除體内濕氣寒氣泡什麼水喝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3 01:56:53

人間四月天,本該是踏青好時節,可是不少人整天都無精打采、昏昏沉沉的,動一動就覺得累。

除了又困又累,有些人還會覺得胃口差、腰酸背痛,這其實是身體在提醒你:是時候祛祛濕了!

除體内濕氣寒氣泡什麼水喝(健康濕氣最怕3種水)1

30秒自測:你體内濕氣有多重

除體内濕氣寒氣泡什麼水喝(健康濕氣最怕3種水)2

說到祛濕,有的朋友可能會問:身體裡的濕氣看不見摸不着,怎麼知道自己濕氣重不重?

很簡單,這幾個問題能幫大家測一測:

以下情況,符合的記1分,不符合的記0分。

1. 經常感覺乏力、嗜睡;

2. 總覺得頭暈或渾身酸痛;

3. 到飯點了卻不餓,什麼也不想吃;

4. 吃一點東西就覺得胃裡脹脹的;

5. 早晨起來眼皮腫腫的,眼袋重;

6. 飲食和作息沒變,體重卻明顯增加;

7. 小腿水腫;

8. 舌苔厚膩,舌邊常有齒痕;

9. 總感覺臉上油膩不舒服;

10. 大便不成形,容易粘馬桶。

除體内濕氣寒氣泡什麼水喝(健康濕氣最怕3種水)3

總分為1~4分的,内濕程度較輕;5分以上,說明體内濕氣較重,要注意祛濕了。

除體内濕氣寒氣泡什麼水喝(健康濕氣最怕3種水)1

濕氣最怕這3種水

這個季節,大家身體内多多少少都有濕氣。養生君今天就給大家推薦3種水,經常喝,能将體内濕氣除光光~

茯苓

除體内濕氣寒氣泡什麼水喝(健康濕氣最怕3種水)5

茯苓泡水:祛寒濕很給力

茯苓集食用與藥用于一身,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補中、甯心安神等作用。

“一兩茯苓一兩金”,《神農本草經》提到,茯苓是為上品,久服可“安魂養神,不饑延年”。

茯苓尤其擅長祛寒濕。寒濕的人,平時多喜歡吃涼食或喝涼茶,所以陽氣易受損傷,導緻脾胃虛寒,出現拉肚子、胃口差、浮腫等症狀。

枸杞茯苓茶

做法:茯苓100克,枸杞子50克,紅茶100克 。枸杞子與茯苓一同研成粗末。每次取5~10克,加紅茶6克,用開水沖泡8~10分鐘即可。

作用:此茶可健脾祛濕,補腎強身。

注意:茯苓有利水的作用,尿頻、遺尿者,或者陰虛火旺、口幹咽燥者不宜服用。

除體内濕氣寒氣泡什麼水喝(健康濕氣最怕3種水)3

★ 煲湯泡茶,選白茯苓好還是赤茯苓好?

一般認為,白茯苓擅長利濕健脾、安神;赤茯苓擅長利尿、瀉心火。作藥用時,根據不同的症狀選用。

平時泡茶煲湯,更推薦大家用白茯苓,因為大部分人都适合利濕健脾。

白術

除體内濕氣寒氣泡什麼水喝(健康濕氣最怕3種水)7

白術泡水:健脾祛濕就喝它

脾胃好比人體的一台抽水機,脾胃功能不好,就沒有動力把體内的“水濕”很快抽出去,久而久之,就會導緻濕阻中焦。

濕阻中焦,通常會表現為食欲不振、神疲乏力、消化不良等。而白術能祛的,正是脾胃氣虛導緻的濕。

白術黃芪茶

做法:取白術10克、黃芪30克、防風10克,用開水泡之當茶飲。

作用:此茶甘香健脾,補中益氣,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适用于體質較差人群。

注意:白術性偏溫燥,熱病傷津及陰虛燥渴者不宜服用。建議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服用。

除體内濕氣寒氣泡什麼水喝(健康濕氣最怕3種水)3

★ 挑白術,注意這2點:

購買白術片時,最好選擇斷面黃白色(有棕黃色油點更佳)、氣味清香、用手捏之可碎的。

白術的炮制品衆多,如生白術、炒白術、焦白術、土炒白術,它們各有所長,其中炒白術比較适合健脾祛濕。

赤小豆薏米

除體内濕氣寒氣泡什麼水喝(健康濕氣最怕3種水)9

赤小豆薏米煮水:利水滲濕特厲害

茯苓和白術,适合祛脾胃虛導緻的“濕”;而赤小豆薏米水,更适合體内濕氣排出不暢的“濕”。

當人體“抽水機”的出水道有阻塞時,也會造成體内濕氣重,常表現為大便稀溏、水腫、關節腫脹疼痛、有腳氣。

這種時候,用薏米就比較合适。薏米健脾作用弱,但利水滲濕的作用較強。

雖說大家對赤小豆薏米水很熟悉,不過有一點小編還是要提醒一下:

★ 薏米、赤小豆,可别選錯了!

薏米:最好選炒薏米

薏米有生薏米和炒薏米之分,炒薏米的祛濕效果要比生薏米好。

赤小豆:别用紅豆代替

除體内濕氣寒氣泡什麼水喝(健康濕氣最怕3種水)10

赤小豆呈細長形,顆粒比紅豆小,紅豆呈圓柱狀。兩者外觀相似,但紅豆的祛濕作用遠遠比不上赤小豆。(左圖源/網絡)

除體内濕氣寒氣泡什麼水喝(健康濕氣最怕3種水)1

常按3個“排污口”,濕氣全趕跑

除了食療的方法,平時還可以多按一按、拍一拍身上這3處“排污口”,有助于排出濕氣,讓人一身輕松~

1、 腋窩

除體内濕氣寒氣泡什麼水喝(健康濕氣最怕3種水)12

腋窩處有極泉穴,是心經的重要穴位,經常按揉、拍打,可以疏導心經郁火,祛濕又通經。

2.、肘窩

除體内濕氣寒氣泡什麼水喝(健康濕氣最怕3種水)13

肘窩外側的曲池穴,是人體關鍵的“排污口”,經常按揉,能幫助排出體内濕氣。(圖源/網絡)

3、腘窩

除體内濕氣寒氣泡什麼水喝(健康濕氣最怕3種水)14

膝蓋後面同樣有一個窩,叫“腘窩”,是肝經、腎經、膀胱經通行之處。

腘窩中心的委中穴,也是一個重要的“排污口”。刺激這個穴位,能夠緩解腰背、下肢關節疼痛,還可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

來源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