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有康 雲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副主任醫師
太淵穴,是手太陰肺經的重要穴位之一。因其是脈氣大會之所,博大而深,故名太淵。
太淵穴的位置極易尋找和定位。
它位于腕前部,桡骨莖突的内下側,掌側橫紋的桡側緣,桡側腕屈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也就是桡動脈的搏動處,即中醫診脈時,寸關尺三脈中寸脈所在的位置。
治肺經和鄰近位置病變一般來講,穴位的作用可以簡單概括為三個方面:本經治療作用、鄰近治療作用、特殊治療作用。
1本經治療作用
太淵穴屬于肺經的穴位, 因此可以用來治療肺經經脈異常所導緻的病症。當出現肺部脹滿、氣喘、咳嗽、咽喉疼痛,甚則心胸煩悶、視物模糊,以及前臂麻木、疼痛、厥冷等症狀時,都可以選擇太淵穴來進行治療。
2鄰近治療作用
它可以治療其所在位置附近及周圍組織的病症,如腕臂痛、腕臂無力等。
3特殊治療作用
太淵穴對無脈症有特殊的治療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無脈症的症狀。無脈症是指桡動脈處搏動較弱,甚至未能被觸及,多是由于心髒病變或動脈炎導緻血管阻塞或狹窄,手掌部供血不足而出現,臨床上以皮膚發涼、手指發绀等缺血症狀多見。但需要注意,這種治療作用僅是輔助治療,臨床還需仔細查找病因,并針對病因進行治療。臨床應用廣泛
在臨床上,太淵穴可單獨使用,也可配合其他穴位進行治療。
對久咳不愈的患者,可配手太陰肺經的列缺穴進行治療。
對久病者氣虛咳喘,可配伍肺經的肺俞穴。
對手足冷痛、膚色紫暗,或腹部拘急冷痛,或痛經、經色紫暗有血塊者,可配合膈俞穴艾灸,以溫通經脈、活血止痛。
太淵穴可以用于治療肺經經脈、肺髒及穴位鄰近組織的病變。對早搏等心血管病症狀亦有一定的療效,是較為重要的保健要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